字典帮 >古诗 >北亭独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6

北亭独宿

唐代  白居易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北亭独宿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北亭独宿翻译及注释

北亭独宿

悄悄壁下床,
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
疑在僧房宿。

中文译文:在北亭独自住宿

静静地卧在床上,
纱帐笼罩着微弱的烛光。
深夜独自醒来,
仿佛身处僧房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一人在北亭独自宿愁的情景。

诗的开端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床旁的壁壁静悄悄,纱帐内的烛光残存。这种静谧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的孤寂和寂寞。

然而,夜半的时候,诗人却孤独地醒来,此时他感到仿佛置身于僧房中,他也许是在回忆曾经留宿过的寺庙或者是思考人生的虚幻与空灵。这个意象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居住,引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孤寂和超脱尘世的情感,通过对寂静环境和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情怀,引人沉思。诗中字句简练、意境凄美,转折自然而不失独到之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的典范之作。

北亭独宿拼音读音参考

běi tíng dú sù
北亭独宿

qiāo qiāo bì xià chuáng, shā lóng gěng cán zhú.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
yè bàn dú mián jué, yí zài sēng fáng sù.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相关内容11:

田家词(一作田家行)

赠樊著作

树上乌(癸卯)

使东川·清明日

隋堤柳-悯亡国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乐天雪中见寄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
  • 采珠行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
  •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
  •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
  • 白云期(黄石岩下作)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
  • 使东川·百牢关(奉使推小吏任敬仲)
    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破颜。自笑只缘任敬仲,等闲身度百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