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著作画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7-17

方著作画竹

唐代  方干  

寓理  抒情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
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
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方著作画竹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著作画竹翻译及注释

方著作画竹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
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
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描绘竹子的形态,
它的叶子和节节高,
都是从绘画的毫末中生发出来的。
它的美丽流传千古称颂,
我花了十年的心血去研究修炼。
在月光下本来没有影子,
但站在风中我却似乎听到了它发出声音。
我们家的钓台旁边,
有两三茎的竹子,看上去就像这样。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方干写的一首关于画竹的诗。诗人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以及竹子的优美和发出声音似乎有生命的幻象。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修炼,诗人深入了解了竹子的美丽与神秘。诗人将自家的钓台和竹子联系在一起,强调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事物的美丽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特点,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对竹子的研究和对其美的欣赏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可以感受到竹子的神秘和生命力。通过将竹子与自家的钓台联系在一起,诗人展示了竹子作为自然事物的美丽与价值,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表达了对竹子的深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方著作画竹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zhù zuò huà zhú
方著作画竹

dié yè yǔ gāo jié, jù cóng háo mò shēng.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liú chuán qiān gǔ yù, yán liàn shí nián qíng.
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
xiàng yuè běn wú yǐng, lín fēng yí yǒu shēng.
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
wú jiā diào tái pàn, shì cǐ liǎng sān jīng.
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相关内容11:

别孙蜀

寄普州贾司仓岛

寒食都门作

咏史诗·灞岸

咏史诗·武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谢麟
    越国云溪秀发时,蒋京词赋谢麟诗。后来若要知优劣,学圃无过老圃知。...
  • 客行
    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岐。乡心日落后,身计酒醒时。触目多添感,凝情足所思。羁愁难尽遣,行坐一......
  • 咏史诗·河梁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 赠江南僧
    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
  • 宿渔家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
  •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东风吹暖雨,润下不能休。古道云横白,移时客共愁。绿沈莎似藻,红泛叶为舟。忽起江湖兴,疑邻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