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河西歌三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赵时春
2025-07-19

河西歌三首

明代  赵时春  

十万鸣弦小十王,曾驱叛寇入河湟。
青海便为胡部落,赤斤元是汉封疆。

河西歌三首翻译及注释

《河西歌三首》是明代赵时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万鸣弦小十王,
曾驱叛寇入河湟。
青海便为胡部落,
赤斤元是汉封疆。

中文译文:
十万弓弦齐鸣,小将领十位王。
曾经驱逐叛乱之寇,进入河湟之地。
青海转变为胡人的部落,
赤斤山依然是汉族的封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在河西地区进行边疆防御和统一的情景。诗中提到的"十万鸣弦"指的是数以万计的弓箭手齐声鸣弦,象征着军队的威武和壮丽。"小十王"是指跟随主将的十位年轻将领,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具有一定的统治地位。诗中还提到了"叛寇",指的是叛乱分子,他们曾经被明朝军队击败并驱逐出河湟地区。而在这之后,青海一带逐渐变为胡人的部落,而赤斤山仍然是汉族的边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明代时期在河西地区进行边疆防御的场景。诗人通过"十万鸣弦"和"小十王"等词语,展示了明军的威武和英勇。诗中的"曾驱叛寇入河湟"表达了明朝军队曾经成功击败叛乱分子,确保了河湟地区的安全。然而,诗人也提到了青海变为胡人部落的情况,这可能揭示了明朝在边疆地区统一和巩固的困难。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边疆防御的艰辛和明朝边疆的形势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疆土统一的关注。

河西歌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xī gē sān shǒu
河西歌三首

shí wàn míng xián xiǎo shí wáng, céng qū pàn kòu rù hé huáng.
十万鸣弦小十王,曾驱叛寇入河湟。
qīng hǎi biàn wèi hú bù luò, chì jīn yuán shì hàn fēng jiāng.
青海便为胡部落,赤斤元是汉封疆。


相关内容11:

回中山

海城春望

闻陈荆山方伯病免

沈长山山庄绝句三首

述怀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荒原人家今少存,好田俱是官军屯。前山遥见黑城子,渴饮不知河水浑。...
  • 谢临川游山
    客行旷登览,羁心展游陟。裹粮度瑶岑,振衣寻石室。源深洞屡迷,径险岩逾密。重林散轻雾,绝壁映......
  • 赠铁笔屠宗哲
    秦灰已冷文字灭,峄山火焚石鼓裂。跨斯肩籀属何人,汉隶唐分竞殊劣。若人笔力森积铁,屋雨漏痕钗......
  • 咏雪次韵
    闭户何妨高卧客,牛衣垂泪未归身。云深山径飘如席,风卷长空聚若尘。渚白非沙欺落雁,窗明忽晓劫......
  • 登州蓬莱阁观东海
    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不住鸟声冲雨过,有时龙起带潮来。愁云尚识田横岛,仙月还虚汉......
  • 陪祀昭陵纪事有作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