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wú suǒ zhī
成语解释: | 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
---|---|
成语出处: | 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娼楼期……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辨析: | ~与“一窍不通”有别:~重于“不知”;“一窍不通”重于“不通”所以能和“木头疙瘩”配合运用;和“擀面杖吹火”构成歇后语。 |
近义词: | 一概不知、一窍不通 »、目不识丁 » |
反义词: | 无所不知 »、博古通今 »、见多识广 » |
成语例子: | 巴金《随想录 纪念雪峰》:“可是二十二年已经过去,雪峰早已一无所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