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唐代  白居易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翻译及注释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译文:
四根琵琶弦不如琵琶的声音,乱撞鸣珠宛如细铃声。
指底下商风悲伤凄凉,胡言乱语令人痛苦醒悟。
他的言语像都尉思念京国,像明妃发牢骚嫌弃虏庭。
作为迁客,我与君共同想要劝谏,但春天的心肠易断,我们无需再去倾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声的思考以及对现实困境的看法。诗人对琵琶的评价是四弦不如琵琶的声音,这可以理解为对琵琶的赞美和对琵琶音乐的愉悦。然而,在这里,琵琶声与真正的琵琶已经失去了联系,指的是人言杂乱、语无伦次的废话。
接着,诗人描述了指底商风的悲风凄凉的景色,以及胡言乱语令人痛苦的情景。这里指的可能是当时社会上的无意义的胡言乱语,以及一些官员对国家和政治的错误言论。
接下来,诗人用都尉思念京国、明妃厌弃虏庭的词句来描绘迁客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批评。
最后,诗人表示作为迁客,他与他的朋友们共同劝谏希望能改变现状,但也认识到,春天的心肠易断,即在柔弱的春天中,容易迷失方向,听取他人的劝谏也许并无必要。

整首诗词通过对琵琶声与实际琵琶、指底商风和胡言乱语、都尉思念故国和明妃厌弃虏庭的对比,以及迁客共同思考劝谏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和人们言论的思考和批评。整个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琵琶音乐的喜爱。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tīng pí pá, jiān jiǎn zhǎng sūn sī hù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sì xián bù shì pí pá shēng, luàn xiě zhēn zhū xì hàn líng.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zhǐ dǐ shāng fēng bēi sà sà,
指底商风悲飒飒,
shé tou hú yǔ kǔ xǐng xǐng.
舌头胡语苦醒醒。
rú yán dū wèi sī jīng guó, shì sù míng fēi yàn lǔ tíng.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qiān kè gòng jūn xiǎng quàn jiàn, chūn cháng yì duàn bù xū tīng.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相关内容11:

过紫霞兰若

寒食卧病

答骑马入空台

西楼夜

秋题牡丹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萧炼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欲上瀛州临别时,赠君十首步虚词。天仙若爱应相问,可道江州司马诗。花纸瑶缄松墨字,把将天上共......
  •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短鬓经霜蓬,老面辞......
  •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销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 题庐山山下汤泉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 山雉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
  •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