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宋代  梅尧臣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於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仲月霜气严,
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
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
侵骨寒於铁。
得罪此为轻,
君恩大欢悦。

中文译文:
仲月的霜气严寒,
早晨的寒气厚重如雪。
大雁南飞,
羽毛即将折断。
踏上征途,
步履如铁般寒冷。
对得罪此事轻描淡写,
君主的恩典大大欢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所作,题目为《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诗人通过描绘仲月的寒冷气候,表达了送别周仲章前往遥远地方的情景和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仲月的寒冷景象,霜气严寒,晨间的寒气厚重如雪,给人一种严寒冰冻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大雁南飞的景象,预示着周仲章即将离开,远离故乡。诗人用羽毛将恐折来表达大雁在漫长的旅途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接着,诗人描写了周仲章踏上征途的情景,征途上的步履如铁般寒冷,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寒冷的环境。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周仲章离去的理解和思考,认为得罪此事并不算重要,而君主对周仲章的恩典则是非常欢悦的。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周仲章的离去是为了国家和君主所做的贡献,虽然面临艰辛,但君主对他的欢悦和认可使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踏上征途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周仲章的赞美。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对征途艰辛的思考和对君主恩典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情和对壮志难酬的思考。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ōu zhòng zhāng tài bó zhī jù yě
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zhòng yuè shuāng qì yán, zhāo lái hòu rú xuě.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hóng yàn gè nán fēi, yǔ máo jiāng kǒng zhé.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zhēng tú lǚ yǐ zú, qīn gǔ hán yú tiě.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於铁。
dé zuì cǐ wèi qīng, jūn ēn dà huān yuè.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相关内容11:

慈姥山石崖上竹鞭

和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君登西园亭榭怀旧书事二

依韵和师厚别後寄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陈经秘校之信州幕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凄绝府中僚。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始没春秋义,十字固莫浅。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嗟尔後之人,万言书......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
  • 坐睡依韵和持国
    坐久既生倦,渐看冠佩斜。钟声传紫禁,乌影转西华。窃印後当致,触屏前未嘉。不为疏慢意,何用北......
  • 忠上人携王生岵砚夸余云是定州汉祖庙上瓦为
    砚取汉庙瓦,谁恤汉庙隳。重古一如此,吾今对之悲。既宝若圭璧,未知为用时。...
  • 寄题抚州戴秀才息心亭
    苍苍开幽林,峰岭日相对。云归垂衣缨,泉落响环佩。仕宦虽有负,耳目得以贷。俯仰宇宙中,晏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