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5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宋代  刘克庄  

丁宽与易俱东去,神秀离禅作北宗。
天恐孤山无种子,一枝分擘付寒翁。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翻译及注释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丁宽与易俱东去,
神秀离禅作北宗。
天恐孤山无种子,
一枝分擘付寒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禅宗僧人的离别和寄托。丁宽和易是两位禅宗僧人的名字,他们一同东去,离开了原来的地方。神秀是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离开了禅宗的中心地带,北方成为了他的新的修行之地。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孤山(指禅宗的中心地带)可能失去传承的担忧,但他也寄托了希望,将一枝梅花分开,交给了一个寒苦的老人,寄托了对禅宗传承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禅宗僧人的离别和寄托,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传承的关切和希望。丁宽和易的离去象征着禅宗的传人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寻求新的发展。神秀离开中心地带,选择北方作为新的修行之地,这体现了禅宗的传播和发展。诗中的“天恐孤山无种子”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传承的担忧,担心禅宗的中心地带可能失去了传承的力量。然而,作者通过将一枝梅花分开,交给一个寒苦的老人,寄托了对禅宗传承的希望。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强和希望,将梅花交给寒苦的老人,寓意着将禅宗的传承托付给了普通人,希望禅宗的精神能够在寻常百姓中传承下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传承的思考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它既有禅宗的内涵,又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拼音读音参考

méi huā shí jué dá shí táng èr lín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dīng kuān yǔ yì jù dōng qù, shén xiù lí chán zuò běi zōng.
丁宽与易俱东去,神秀离禅作北宗。
tiān kǒng gū shān wú zhǒng zi, yī zhī fēn bāi fù hán wēng.
天恐孤山无种子,一枝分擘付寒翁。


相关内容11:

寒食清明十首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端嘉杂诗二十首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宿山中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制书挥就进明光,天笔批还墨尚香。芥本偶然无贴改,非关臣亿怕商量。...
  • 五和
    少日父兄夸俊声,后来场屋擅文名。锦橐久矣憎长吉,玉枕几于杀阿平。底鸥材群及鱼队,化为虎落与......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兹虫虽小物,一一抱微忠。多士从先主,君臣立悼公。献花朝贡谨,酿蜜国储丰。处仲目空露,名居畔......
  •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窗外茶梅几树斜,薄寒生意已萌芽。主人不作明朝计,愁绝无因见放花。...
  • 五和
    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
  • 题斋壁
    浩如烟海积如山,纸上陈人叫不还。白首书生无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