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宋代  王安石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李生白华岩修道》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华岩主是金仙,
假作山僧学道禅。
珍重此行吾不及,
为传消息结因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安石送别李生前往白华岩修道的场景。白华岩主是一个修炼成仙的人,他假扮成山僧,学习修道和禅宗。诗人对李生的修道之旅感到十分珍重,自己无法与其相比。他希望通过送别,传递信息并结下缘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生修道之行的祝福和敬佩之情。诗中的白华岩主是一个象征着修道成仙的人物,他以山僧的身份学习道和禅,显示出作者对修道和禅宗的推崇。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无法与白华岩主相比的心情,展示了对后者修行成果的敬佩和钦佩。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送别传达信息,并与李生结下因缘的愿望。

整首诗简洁而含蓄,通过对白华岩主和李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修道和禅宗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李生修行之旅的祝福和希望,并表达了与之结下缘分的愿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shēng bái huá yán xiū dào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bái huá yán zhǔ shì jīn xiān, jiǎ zuò shān sēng xué dào chán.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
zhēn zhòng cǐ xíng wú bù jí, wèi chuán xiāo xī jié yīn yuán.
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相关内容11:

园蔬

寄福公道人

青青西门槐

王章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成字说後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 仲明父不至
    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寒鱼占窟聚,暝鸟投枝泊。亭皋闭晚市,陇首归新获。伫子终不来,青灯耿......
  • 独归
    锺山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黄青。疲农心知水未足,看云倚木车不停。悲哉作劳亦已久,暮歌如哭难......
  • 光宅寺
    齐安孤起宋兴前,光宅相仍一水边。蜂分蚁争今不见,故窠遗垤尚依然。...
  •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
    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 两马齿俱壮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一马裂衔辔,奔嘶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