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7-19

重午

宋代  王镃  

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
醉听画楼思远曲,艾枝簪满碧巾纱。

重午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重午翻译及注释

《重午》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诗词作品。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悠扬、富有诗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展现了一幅细腻的画面。梅雨季节的细雨轻柔地洒在盛开的榴花上,雨丝如丝般细腻,榴花因雨而显得湿润。同时,描绘了女子佩戴钗和发饰,细长的鬓发犹如鸦鸟般轻盈飞舞,形成了一幅雅致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女子的容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女性之美的赞美。

接着,诗中描述了诗人醉听画楼中远方音乐的情景,描绘了一种宴会场景。画楼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音乐的陶醉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借酒浓情,愉悦地聆听着远方传来的曲调,寄托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中出现的“艾枝簪满碧巾纱”给人一种婉约的意境。艾草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用于祈福和驱邪。诗人将艾枝插在碧色的巾纱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音乐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追求。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塑造,营造了一种婉约、雅致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艺术造诣,又传递了作者对美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重午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wǔ
重午

sī sī méi yǔ shī liú huā, chǔ chù chāi fú niǎo bìn yā.
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
zuì tīng huà lóu sī yuǎn qū, ài zhī zān mǎn bì jīn shā.
醉听画楼思远曲,艾枝簪满碧巾纱。


相关内容11:

闻蝉二首

妾薄命六首

连云楼

谒严子陵祠

涉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述怀
    平生自笑拙经营,薄有泉田税犊耕。实地立身终是稳,权门炙手不为荣。孤山名以吟梅重,彭泽官因爱......
  • 归白石故庐
    四邻井灶出荒墟,独鹤归来认旧庐。一迳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斜阳苍陌语初燕,新水池塘生......
  • 秋兴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 题海上人栖云楼
    水村烟景隔晴霏,十二阑干在翠微。一壑暮年间独倚,半檐秋影澹相依。柏炉贝叶香犹润,纸帐梅花梦......
  • 访梅
    月冷碧云笼野水,棱棱瘦耸吟肩起。一天寒气湿衣裳,人在石桥香影里。...
  • 新春
    衰颜凭酒润,故国得春新。兵革儿童长,风霜天地仁。草心悬落日,柳眼看行人。扰扰红尘者,知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