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杰
2025-07-20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

宋代  陈杰  

水气昏昏接海边,清江狂客系吴船。
天风十日河冰碎,夜雨三更瀑布悬。
寂寂春光归柳上,匆匆离色在花前。
故人著屐能相过,剪烛西窗话昔年。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翻译及注释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在雨夜剪烛之时与蔡叔庸的相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珍贵。

诗词的中文译文:
水气笼罩着海边地带,
吴船停泊,江边狂客系缆。
天风吹动了十日的河冰,
午夜的雨声如瀑布悬挂。
寂静的春光归于垂柳之上,
匆匆的离别之情显于花前。
故友穿着木屐相互碰面,
在西窗下剪烛话往年情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情感交织的场景,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珍贵。首句以"水气昏昏接海边",形容海边地带被雾气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吴船停泊在江边,狂客系缆,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意境。

第三句"天风十日河冰碎",展现了冬天寒冷的天气,天风吹动了河面结冰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夜晚的雨声如瀑布悬挂,给人以寂静而悠远的感受,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

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春光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诗中的"寂寂春光归柳上"一句,以垂柳为象征,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但也暗示着流逝和离别。"匆匆离色在花前"一句,则表达了匆忙的离别情感,与春光相对照,更加凸显了离别的悲凉。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剪烛为背景,描述了与蔡叔庸的相遇,展现了诗人与故友的重逢,以及他们在西窗下倾诉往年情缘的情景。这是友情的重要时刻,也是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表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的交融,展示了时间流转中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友情。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诗人唤起了读者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思考和回忆,使人们对生活中的珍贵时刻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体味。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拼音读音参考

shí èr yuè èr shí liù rì cài shū yōng zhì jiǎn zhú tīng yǔ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烛听雨

shuǐ qì hūn hūn jiē hǎi biān, qīng jiāng kuáng kè xì wú chuán.
水气昏昏接海边,清江狂客系吴船。
tiān fēng shí rì hé bīng suì, yè yǔ sān gēng pù bù xuán.
天风十日河冰碎,夜雨三更瀑布悬。
jì jì chūn guāng guī liǔ shàng, cōng cōng lí sè zài huā qián.
寂寂春光归柳上,匆匆离色在花前。
gù rén zhe jī néng xiāng guò, jiǎn zhú xī chuāng huà xī nián.
故人著屐能相过,剪烛西窗话昔年。


相关内容11:

题江山烟水图

林告院伯文送菊大如盖予谓惟黄繖两字可极形

咏陈世良天开图画之阁

冬至报献于郊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明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东林寺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夜永地只出,谷虚天籁闻。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不寐关何事,幽栖意......
  • 挽萧知县二首
    资禀於人异,天钟自粹夷。怀才无表襮,制行绝瑕疵。孝比王祥笃,知机下惠遗。乡闾称厚德,已矣但......
  • 挽奉议刘公度四首
    英誉当年蔼上庠,谈经肯羡解颐匡。才高不第空嗟惜,一命聊为末路光。...
  • 和诸公琼花二首
    淡日微云燕麦斜,江思笋蕨客思家。是非欲共东风语,一曲栏干眼自花。...
  • 灯夕解嘲和同官二首
    年光冉冉东流水,客恨匆匆旦过僧。门插一枝荆楚柳,梦回十里广陵灯。...
  •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
    折得天葩满袖香,小窗寂寂伴凄凉。何如乞与文园客,瑶髻斜簪试晚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