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三韵杂咏七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若川
2025-07-19

三韵杂咏七首

宋代  李若川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三韵杂咏七首翻译及注释

《三韵杂咏七首》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中文译文:
瞎子看不见色彩,聋子听不见声音。
观察他们的动作,视听源自内心。
若是心中有蔽障,耳目也就失去了聪明。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瞽者和聋者的情况,表达了视听能力并非仅仅依赖于身体器官,而是需要内心的感应和体验。诗人认为,只有内心纯粹、开放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而若是心中有蔽障,就算身体器官正常也会失去聪明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瞽者和聋者的现象,并以此表达了对内心灵魂的重视。诗人通过观察他们的动作,发现他们似乎并不因为视觉和听觉的缺失而感到困扰,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内心的洞察力去感知世界。因此,诗人提出了一个思考:人的视听能力是否仅仅取决于身体的器官,而是否也需要内心的参与。

诗人最后以“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作结,意味着如果人们的内心被某种遮蔽所掩盖,那么即便拥有健全的视听器官,也会失去真正的聪明和开放的态度。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心灵和身体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内心纯净与开放的重要性的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韵律,以瞽者和聋者为视角,探讨了视听的本质与内心的关联,呼唤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开放,以获得真正的视听体验。同时,诗人的感慨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的反思,对于心灵与身体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纯粹与开放的力量的思考。

三韵杂咏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sān yùn zá yǒng qī shǒu
三韵杂咏七首

gǔ zhě bù shì sè, lóng zhě bù tīng shēng.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guān qí dòng zuò jiān, shì tīng yóu xīn shēng.
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yī xīn gǒu yǒu bì, ěr mù jué cōng míng.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相关内容11:

题洛阳寺壁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黄香梅

海监道中

浯溪读中兴颂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寿吴宰
    向晓亲闱共举觞,老人星出翠岩傍。狻猊奁暖沉香袅,孔雀屏开纱蜡光。霜月正当圆此夕,江梅先已发......
  • 寿韩尚书
    一时冠冕竞加鞭,谁似先生晚节贤。鬓雪自因忧国选,颜丹端为省尘缘。山林喜近生申日,海宇争期致......
  • 黄香橙
    黄云冉冉晓苍苍,闲倚平湖只自香。较似寒梅虽未至,依然风韵挟风霜。...
  • 过修诚馆
    败馆冷如许,修诚志已非。风光不曾改,人事故相违。寸碧雪山出,争喧风叶飞。伤心旧时月,长是送......
  • 自题爱梅
    我被梅花恼几年,梅花才发便诗颠。月明绕却梅花树,直入梅花影里眠。...
  • 木芙蓉
    孤芳照寒水,婉娩自幽闲。万木碧无色,一花红独殷。秋莲多绿子,晚槿亦朱颜。却笑渊明宅,于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