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晚秋洛阳客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沧
2025-07-20

晚秋洛阳客舍

唐代  刘沧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

晚秋洛阳客舍作者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晚秋洛阳客舍翻译及注释

晚秋洛阳客舍

清洛平分两岸沙,
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
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叶霜浓悲远客,
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
空望白云乡路赊。

中文译文:

晚秋的洛阳客店,
洛阳平原分布在两岸的河沙上,
河沙边上的水色近在咫尺。
隋朝时的古陌上铺满了铜驼柳,
石氏荒原上盛开着金谷花。
庭院的树叶上积了浓霜,悲叹着远离家乡的客人,
宫城里的太阳已经下山,冷鸦飞过。
尚未完成的归途因为关河的阻隔而无法实现,
只能空望着白云缭绕的故乡之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客人身处陌生的洛阳客店,在晚秋的季节中所感受到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诗中的“清洛平分两岸沙”形象地描绘了洛阳平原分布在两岸河沙的情景,将洛阳的地理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诗人写道“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通过古陌上的柳树和荒原上盛开的花朵,向读者展示了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客人身于洛阳的情景,凸显了他们身处异乡思乡的苦闷与无奈。“庭叶霜浓悲远客”,诗人通过描写庭院里霜叶稠密的景象,表达了远离家乡的客人们的无尽思念之情。

“宫城日晚度寒鸦”揭示了客人们的归乡之路受到了困扰和阻隔。

最后两句“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意味着客人们的归途曲折和艰难,只能空望远方的白云如何无情地阻隔了他们回家的路。

整首诗情感深沉,以洛阳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远离家乡的客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归途的艰辛。通过描绘洛阳的地理与人文景观,凸显了历史与文化的底蕴,展示了唐代时洛阳的风貌。同时,诗人的感情真挚,文字简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乡背井之苦。

晚秋洛阳客舍拼音读音参考

wǎn qiū luò yáng kè shè
晚秋洛阳客舍

qīng luò píng fēn liǎng àn shā, shā biān shuǐ sè jìn rén jiā.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suí cháo gǔ mò tóng tuó liǔ,
隋朝古陌铜驼柳,
shí shì huāng yuán jīn gǔ huā.
石氏荒原金谷花。
tíng yè shuāng nóng bēi yuǎn kè, gōng chéng rì wǎn dù hán yā.
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wèi chéng guī jì guān hé zǔ, kōng wàng bái yún xiāng lù shē.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


相关内容11:

空城雀

暮秋重过山僧院

江上居寄山中客

长洲怀古

送友人擢第东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未达谁不然,达者心......
  • 题钓台障子
    君家尽是我家山,严子前台枕古湾。却把钓竿终不可,几时入海得鱼还。...
  • 唐乐府十首·吊西人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 冯叟居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往往白云生,对面千......
  •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
    南去远驱逐,三湘五月行。巴山雪水下,楚泽火云生。向野聊中饭,乘凉探暮程。离怀不可说,已迫峡......
  • 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难为此时别,欲别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