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7-16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

唐代  姚合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翻译及注释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桥寺里最清凉,
闻说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声连院磬,
月中潮色到禅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
此世唯师性亦忘。
九陌相逢千里别,
青山重叠树苍苍。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姚合送别僧人贞实归去杭州天竺的情景。诗人以石桥寺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禅宗的理念和人生的哲理。

赏析:
首句“石桥寺里最清凉”,描绘了石桥寺的环境宜人,清凉宁静。接着,“闻说茆庵寄上方”,茆庵指僧人贞实所居住的茅屋,上方指天竺,表达了诗人希望僧人能到达天竺的愿望,并将思念之情寄托在茅庵之上。

下一句“林外猿声连院磬”,将林外的猿声与院内的磬声相连,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禅境的对应。接着,“月中潮色到禅床”,表达了月色的美丽和宁静,将月色借喻为禅修的境界,寓意诗人对僧人修行的赞叹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提到了师徒之间超越尘世的情感,以及修行者应当忘却世俗的意志。

最后两句“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通过描绘相逢和别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和僧人分别在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青山重叠、树苍苍的描写,更加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以清凉宁静的石桥寺为背景,通过对禅修和师徒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禅宗的哲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zhēn shí guī háng zhōu tiān zhú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

shí qiáo sì lǐ zuì qīng liáng, wén shuō máo ān jì shàng fāng.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
lín wài yuán shēng lián yuàn qìng,
林外猿声连院磬,
yuè zhōng cháo sè dào chán chuáng.
月中潮色到禅床。
tā shēng niàn wǒ shēn hé zài, cǐ shì wéi shī xìng yì wàng.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
jiǔ mò xiāng féng qiān lǐ bié, qīng shān chóng dié shù cāng cāng.
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相关内容11:

枕流石

送宋慎言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和厉玄侍御、无可上人会宿见寄

成名后留别从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
  •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
  • 题长安薛员外水阁
    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翠筠和粉长,零露逐荷倾。时倚高窗望,幽寻小......
  • 喜贾岛雨中访宿
    雨里难逢客,闲吟不复眠。虫声秋并起,林色夜相连。爱酒此生里,趋朝未老前。终须携手去,沧海棹......
  •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
  • 题鹤雏
    羽毛生未齐,嶛峭丑于鸡。夜夜穿笼出,捣衣砧上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