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19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

宋代  陈著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翻译及注释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译文:
浮躁的世俗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流,谁能够守住古老的道路、保持纯朴的生活。
白云整日静静地朝向远方,紫气时而降临并停留。
鸟儿啼叫已经呼唤着春天的到来,醉骡儿曾经怀念过往的游玩。
山林中的欢乐事物输给了你的早逝,而我却还未遇到仙家的炊烟已经转身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朴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浩渺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白云、紫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与此同时,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喧嚣以及对个人遗憾的描写,更加凸显了对宁静和纯朴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薄俗滔滔逐水流"描述了社会的浮躁和喧嚣,而"谁能古道两绸缪"则表达了诗人对返璞归真、守住传统的向往。"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描绘了宁静祥和的景象,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的最后两句"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用寓言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人认为自己错过了享受山林之乐的机会,而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经离他而去。"仙炊"象征着仙家的炊烟,意味着诗人对纯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这样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纯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ào jǐng wén jiàn jì huái qīn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

báo sú tāo tāo zhú shuǐ liú, shuí néng gǔ dào liǎng chóu móu.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 zǐ qì yǒu shí lái gèng liú.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tí niǎo yǐ hū chūn dào le, zuì lǘ céng jì jiù yóu bù.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shān lín lè shì shū jūn zǎo, wèi yù xiān chuī yǐ zhuǎn tóu.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相关内容11:

次韵弟观过黄山

赋墨梅

甲戌考类试院呈同官

嵊县次韵答过客常德尉觅酒

解剡回家过陈公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偶成寄吴竹修
    天自高高倚盖斜,遑知人事可嗟嗟。公移急甚擘张弩,私系甚如求破家。镇一方浮劳地柱,救众生病瓣......
  • 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
    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宝鳘带糟俄入眼,儿童惊动哄寒厨。...
  •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
  • 次韵竹窗兄相招
    酒徒元不是高阳,君以诗招语亦香。虽欲醉归重九日,恐贻亲怒愧王祥。...
  • 回家
    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密友会疏心欲折,贫家事富担难当。秋山有态忻新雨,风叶无名怨......
  • 咏孙常州飞蓬亭
    藕花池上竹梅阴,一舣中閒用意深。画舫规模供燕适,虚舟世界看浮沉。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