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仇山村见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文珦
2025-07-19

答仇山村见寄

宋代  释文珦  

十年不见山村人,瑶华忽到英溪滨。
见诗犹如见君面,读诗只字必三嚥。
当今满面眼非吾曹,与君例亦同此遭。
风雅之音幸未变,托之足以舒郁陶。
颇谓仇仙若鸾凤,造次而鸣亦惊众。
丹穴方堪养羽仪,他年会作明时用。

答仇山村见寄翻译及注释

《答仇山村见寄》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村见到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诗歌的珍视和欣喜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不见山村人,
瑶华忽到英溪滨。
见诗犹如见君面,
读诗只字必三嚥。
当今满面眼非吾曹,
与君例亦同此遭。
风雅之音幸未变,
托之足以舒郁陶。
颇谓仇仙若鸾凤,
造次而鸣亦惊众。
丹穴方堪养羽仪,
他年会作明时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答复朋友的寄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赞美。

诗的开头,诗人表示自己与山村朋友已有十年未见,然而友人的诗却突然来到了作者身边,这使得作者感到非常惊喜和欣喜。作者将见到友人的诗与见到友人本人的感受相提并论,说明了他对友谊和诗歌的重视。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读诗的激动之情。他表示每读一字,都会不自觉地咽下三次口水,显示出他对友人诗作的赞赏和沉浸其中的程度。这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投入和对艺术的热爱。

接着,诗人谈到了当今社会的变迁和眼界的不同。他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与他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和友人一样,都经历了类似的遭遇。这种相同的遭遇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也使他们的心境相似。

在下一段中,作者赞美了诗歌这种风雅之音的不变。他相信诗歌的美好仍然存在,并且将其视为一种舒缓和陶冶心灵的力量。这种信念使他感到欣慰和满足。

最后两句,作者赞美了友人的诗才。他将友人比作仙人,鸾凤一般的存在,认为即使在突然鸣叫的情况下,也能够惊艳众人。作者相信友人的才华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诗歌的珍视。通过对友人诗作的赞美和对诗歌的赞颂,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执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诗歌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答仇山村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dá chóu shān cūn jiàn jì
答仇山村见寄

shí nián bú jiàn shān cūn rén, yáo huá hū dào yīng xī bīn.
十年不见山村人,瑶华忽到英溪滨。
jiàn shī yóu rú jiàn jūn miàn, dú shī zhī zì bì sān yàn.
见诗犹如见君面,读诗只字必三嚥。
dāng jīn mǎn miàn yǎn fēi wú cáo, yǔ jūn lì yì tóng cǐ zāo.
当今满面眼非吾曹,与君例亦同此遭。
fēng yǎ zhī yīn xìng wèi biàn, tuō zhī zú yǐ shū yù táo.
风雅之音幸未变,托之足以舒郁陶。
pō wèi chóu xiān ruò luán fèng, zào cì ér míng yì jīng zhòng.
颇谓仇仙若鸾凤,造次而鸣亦惊众。
dān xué fāng kān yǎng yǔ yí, tā nián huì zuò míng shí yòng.
丹穴方堪养羽仪,他年会作明时用。


相关内容11:

野兴

农户

运有荣枯行

吾身

送僧之华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山乐官
    呜呼有鸟山乐官,鸣声宛转空林间。恐是执簧秉翟者,遗形变化之游魂。生兮不遇圣明世,千载而下犹......
  • 游囊山礼妙应祖师慧薰塔
    踏遍诸方倦说禅,偶逢佳处结良缘。祖师圣解何须举,衲子家风要别传。云外壶中如聚墨,望中沧海欲......
  • 桐州先师塔
    耿介绝依凭,清虚尚饮冰。悟明中观论,度越小乘僧。梦已三生破,神应九品升。法门谁得髓,石塔冷......
  • 江头雨霁
    雨收江路涼,徐行吊孤影。远岫夕阳明,平洲霁华静。流头人尽归,佳趣在渔艇。渔翁不自知,醉卧风......
  • 怀归西国
    此世为何世,吾身亦幻身。固应常邈邈,其可效频频。饯日怀乡国,闻莺忆故人。得归方始乐,久客厌......
  • 独山吟
    剡山千万峰,维此善其独。山中有幽人,遁世心自足。永言养灵苗,勿混凡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