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安住寺松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舒岳祥
2025-07-19

安住寺松声

宋代  舒岳祥  

晴日千竿籁,春风万鼓鼙。
清和兼怨适,细大杂高低。
释子聆眠石,行人听过溪。
曾於天竺寺,为尔驻游藜。

安住寺松声翻译及注释

《安住寺松声》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晴天时,千根松树发出悦耳的声音;
春风吹来,万鼓鼙声震荡山谷。
清澈和谐中兼带些许怨望,
细小与宏大交织,高低不一。
僧人倚着石头聆听入眠,
行人驻足倾听溪水潺潺。
曾在天竺寺中,
为你而停留,尽情游玩。

诗意:
《安住寺松声》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以寺庙中的松树声音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晴朗的天空、和风拂过的春天和松树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诗人以松树的声音为线索,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安住寺松声》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松树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交融,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诗中的"晴日千竿籁"和"春风万鼓鼙"悦耳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林间,听到松树的声音和春风的呼啸。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树声音的细小与宏大、高低不一,将听觉感受融入诗歌之中,使诗词更具生动感。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释子"和"行人"则呼应了寺庙的环境。"释子聆眠石"表达了僧人倚着石头静静聆听松声的场景,也展示了僧人对自然和谐的体悟。"行人听过溪"则描绘了一个路过的行人驻足倾听溪水声音的情景,使诗中的和谐意境更加丰富而深远。

最后两句"曾於天竺寺,为尔驻游藜"则表达了诗人曾在天竺寺中驻留游玩的经历。这句话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色彩,使得松声的描写更富有亲身体验的真实感。

总之,《安住寺松声》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和谐的意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好。

安住寺松声拼音读音参考

ān zhù sì sōng shēng
安住寺松声

qíng rì qiān gān lài, chūn fēng wàn gǔ pí.
晴日千竿籁,春风万鼓鼙。
qīng hé jiān yuàn shì, xì dà zá gāo dī.
清和兼怨适,细大杂高低。
shì zǐ líng mián shí, xíng rén tīng guò xī.
释子聆眠石,行人听过溪。
céng yú tiān zhú sì, wèi ěr zhù yóu lí.
曾於天竺寺,为尔驻游藜。


相关内容11:

解梅嘲

自次前韵酬马奥诸丈见和

布袋赞

次和正仲咏荷花月露二景

乱后寄正仲因念如斋枢相朔漠音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渔者
    红蓼青芦媚一川,夕阳偏丽晚秋天。吹沙已老松鲈上,日日江头望钓船。...
  • 九月二十七日晓起书梦
    老去无营百念宽,只余故纸未忘鑽。小窗坐寐含幽梦,梦涉寒波赋楚兰。...
  •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
    篆畦今夜月,初出五更头。清旭辉相映,余光淡未收。烟消江树出,霞弄市岚浮。忆昔趋丹陆,鸡人唱......
  • 十二月十七日归故园酌红梅花下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留春借冬皆乐事,但苦世上无閒人。平皋梅花如雪浪,夜色晨光迷......
  • 秋日山居好十首
    秋日山居好,清凉雁过初。鸡头消暑夕,鸭脚待霜余。莫净蜃虻远,瓜香蚤蚁除。小园新雨过,菜甲自......
  • 十虫吟
    虫有捣米叔,善跳如舂谷。偶与屋上尘。堕地岂好触。儿童仰置之,反弓奋腰腹。欲行复遭抑,屡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