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中书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题中书壁

宋代  王安石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题中书壁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中书壁翻译及注释

诗词:《题中书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夜开金钥诏辞臣,
对御抽毫草帝纶。
须信朝家重儒术,
一时同榜用三人。

中文译文:
夜晚时,开启金钥匙,颁发勤政诏书给朝臣,
面对皇帝,用毛笔细心书写着帝王的旨意。
应当相信朝廷重视儒家学问,
一时之间,三位儒将同时受到重用。

诗意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儒家学问在朝廷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中描述了晚上时,皇帝亲自颁发勤政诏书给朝臣,表达了朝廷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视和关注。王安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作为臣子,用毛笔书写着皇帝的旨意,强调了儒家学问对于执政者的重要性和儒家学问在朝廷中的地位。最后一句提到"一时同榜用三人",指的是同时受到皇帝重用的三位儒将,进一步强调了儒家学问的价值和影响力。

赏析:
《题中书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儒家学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人王安石通过描述自己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信任,以及儒家学问在朝廷中的地位,展示了儒家思想在宋代社会的重要地位。诗中的"金钥诏"和"帝纶"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皇帝颁发诏书和诏书的重要性,凸显了儒家学问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儒家学问在宋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题中书壁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ōng shū bì
题中书壁

yè kāi jīn yào zhào cí chén, duì yù chōu háo cǎo dì lún.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xū xìn cháo jiā zhòng rú shù, yī shí tóng bǎng yòng sān rén.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相关内容11:

吾心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书任村马铺

哀贤亭

答虞醇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众喜夔龙盛,予虞终灌憸。太平谈可致,天意慎......
  • 和净因有作
    朝红一片堕窗尘,禅客翛然感此辰。更觉城中芳意少,不如山野早知春。...
  • 汀沙
    汀沙雪漫水溶溶,睡鸭残芦晻霭中。归去北人多忆此,每家图画有屏风。...
  • 戏赠段约之
    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锺山一半青。...
  • 送董传
    悠悠陇头水,日夜向西流。行路未云已,归人空复愁。文章合用世,颜发未惊秋。一听秦声罢,还来上......
  • 和仲求即席分题得庶字
    刀笔漫无营,图书纷不御。平生携手人,邂逅赏心处。名卿邵朱邑,肤使超严助。都官富篇章,博士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