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端午帖子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8

端午帖子词

宋代  苏轼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端午帖子词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端午帖子词翻译及注释

《端午帖子词》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时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微风轻拂宫殿阁楼,清凉的气息弥漫在皇城之中。
The gentle breeze fills the palaces and halls, bringing a slight coolness to the imperial capital.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问及百姓的忧愁,南风却无法解除。
I inquire about the people's discontent, but the southern wind cannot alleviate it.

诗意:
《端午帖子词》通过描绘端午节时的微凉风景和人们的不满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诗中的微凉风景和无法解愠的南风都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和人们的苦难。苏轼通过这首诗词,呼吁社会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希望能够解决人们的痛苦。

赏析:
《端午帖子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微凉的生殿阁和习习的南风烘托出百姓的不满和社会的问题。作者通过寥寥数语,抒发了对百姓困境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略带凄凉的景象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关爱。

总之,苏轼的《端午帖子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时的微凉景象和人们的不满心情,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首诗词使人们在赏析的过程中,思考社会问题并关注人民疾苦,体现了苏轼作品中关心民生的主题。

端午帖子词拼音读音参考

duān wǔ tiě zǐ cí
端午帖子词

wēi liáng shēng diàn gé, xí xí mǎn huáng dōu.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shì wèn wú mín yùn, nán fēng wèi jiě wú.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相关内容11: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次韵子由浴罢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
  • 和晁美叔
    反观皆自直,相诋竟谁谀。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珍材尚空谷,疲马正长途。未识造化意,茫然同......
  • 纵笔三首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 李委吹笛?并引?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
  •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 琴枕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