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高观国
2025-07-21

浣溪沙

宋代  高观国  

浣溪沙  

魂是湘云骨是兰。
春风冰玉注芳颜。
谁招仙子在人间。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云寒。
洞箫声绝却骖鸾。

浣溪沙作者简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高观国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魂魄是湘云,骨骼是兰花。春风如冰玉一样注入芳颜。谁在人间招来了仙子?溅起水花的裙儿带着香雾皱起,唾花衫子如碧云寒冷。洞中箫声消失,不再有骖鸾出现。

诗意:
这首诗词以湘云和兰花作为隐喻,表达了一种纯洁、高雅、灵动的美感。作者借湘云和兰花的形象,描绘了春风的清凉和花香的浸润,以及仙子的神秘存在。同时,通过描述裙儿溅水后产生的香雾和碧云衣袍的寒冷,传递了一种诗意的对比和张力。最后,洞中箫声消失,骖鸾不再出现,暗示着美好与神奇的氛围逐渐消失。

赏析:
《浣溪沙》以细腻的词藻和意境的构建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点。通过运用湘云和兰花等意象,作者将美感与自然相结合,表达出清新、纯净的春天氛围。诗中的对比手法,如春风的冰凉与花香的热烈、溅水的香雾与衣袍的寒冷,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韵味。而洞中箫声的消失和骖鸾的缺席,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神秘气息。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词营造了一种醉人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总之,《浣溪沙》通过精妙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示了宋代诗词独特的美学特点,同时营造出一种清新、神秘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中沉浸于诗意的世界中。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ún shì xiāng yún gǔ shì lán.
魂是湘云骨是兰。
chūn fēng bīng yù zhù fāng yán.
春风冰玉注芳颜。
shuí zhāo xiān zǐ zài rén jiān.
谁招仙子在人间。
jiàn shuǐ qún ér xiāng wù zhòu, tuò huā shān zǐ bì yún hán.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云寒。
dòng xiāo shēng jué què cān luán.
洞箫声绝却骖鸾。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次韵李明府见寿)

水调歌头(张致政□□生日)

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韦华生日)

鹊桥仙(间举“金风玉露相逢”之曲,因赋)

桃源忆故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御街行(赋帘)
    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青丝不动玉钩闲,看翠额、轻笼葱茜。莺声似隔,篆醒微度,爱横......
  • 隔浦莲
    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阴壑生暗雾。飞泉注。气入闲尊俎。快风......
  • 玉楼春(拟宫词)
    几双海燕来金屋。春满离宫三十六。春风翦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卫姬郑女腰如束。齐唱阳春新......
  • 满江红(和李提刑_见贻生日韵)
    宇宙中间,还独笑、谁疏谁密。正从容行处,山停川溢。钟鼎勒铭模物象,山林赐路开行荜。要不如、......
  • 满江红(次韵黄叙州□□)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对......
  • 醉落魄
    钩帘翠湿。寒江上、雨晴风急。乱峰低处明残日。雁字成行,写破暮天碧。故人天外长为客。倚阑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