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暮客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7-19

冬暮客中

宋代  王镃  

典尽寒衣未得归,客囊惟有带来诗。
夜深月照回家梦,怕杀梅花笛又吹。

冬暮客中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冬暮客中翻译及注释

《冬暮客中》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傍晚时分的客中景象,表达了离乡客居的思乡之情和寂寞孤单之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典尽寒衣未得归,
客囊惟有带来诗。
夜深月照回家梦,
怕杀梅花笛又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日黄昏时分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个离乡客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和孤寂的心境。

首先,诗中提到的"典尽寒衣未得归"表达了作者无法回家的苦闷之情。"典尽"意味着尽管寒衣已经备齐,但他无法穿上它们,因为他还不能回到家乡。这句诗抓住了客居他乡的离愁别绪,体现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和渴望。

接下来的一句:"客囊惟有带来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能依赖的唯一心灵寄托。作为一位文人,他无法带走家乡的风景和亲人,但他带来了自己的诗作,成为他在异乡中的精神寄托。这句诗也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和依赖,同时暗示了他透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寂和愁绪。

最后两句诗:"夜深月照回家梦,怕杀梅花笛又吹",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憧憬和思念。月光照耀着他的梦境,他在梦中回到家中,然而,他又担心这种幻景会使他更加思乡难耐。"怕杀梅花笛又吹"中的"怕杀"意味着作者担心这样的思乡之情会加剧他的离愁,而"梅花笛"则象征着乡音和故乡的回忆,这里指的是笛声吹响的梅花。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进一步强调了离乡之苦和思乡之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冬暮客中》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离乡客居者的思乡之情和孤寂心境。诗人通过对冬日黄昏和夜晚的描绘,以及对寒衣、诗作、梦境和笛声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他离乡抵达他乡时的无助和孤单,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离乡客居者普遍的思乡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冬暮客中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mù kè zhōng
冬暮客中

diǎn jǐn hán yī wèi dé guī, kè náng wéi yǒu dài lái shī.
典尽寒衣未得归,客囊惟有带来诗。
yè shēn yuè zhào huí jiā mèng, pà shā méi huā dí yòu chuī.
夜深月照回家梦,怕杀梅花笛又吹。


相关内容11:

答郑即翁

挽胡制机康侯

书怀

南堂

遇黄先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赤城李丹士
    频年游岳洞,灵迹记无差。学得长生术,常留锻死砂。笛吹苍岛月,鞋踏赤城霞。又欲腾空去,寻仙到......
  • 春夜家宴
    烛底裁词按玉箫,翠宫合唱取腔娇。梨花影护春风暖,不用香薰酒自消。...
  • 灯市感旧
    旧梦仙山驾海鳌,飞梅如剪柳如缫。千门疑是繁星落,九陌不知明月高。零乱遗钿空宿草,升平叠鼓散......
  • 次曹近山见寄
    扣角歌残夜正长,懒将龟夹卜行藏。风烟万里别离梦,草木一溪文字香。仙泣铜盘辞渭水,鹤归华表认......
  • 石门洞
    临溪双石如层城,中有洞天门不扃。杖藜穿莎入微迳,古藤络树春冥冥。渴猿引子下饮涧,山瓢我亦分......
  •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机空歌蜀道难。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夜南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