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7-18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唐代  韩愈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翻译及注释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来源于寄给李伯康(唐代官员,郴州刺史)的纸笔。诗中主要描述了韩愈为了写作而使用的纸笔,表达了他刚劲笔力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临池后题此,言从写尚馀。
皮薄尖细针,茧净洁若无。
莫怪如此谢,杨虞争著书。

诗的意境叙述了韩愈临池之后,拿起纸笔写作的情景。他描述了用来写字的纸很薄很细,像兔耳一样尖细,用来拿针一样的方法取字,表达了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简约求实的态度。他指出手的指甲干净而且光滑,就像没有做过任何劳动一样,这是因为他勤奋写作所致。最后一句表达了韩愈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杨虞争相写书的意愿。

整首诗表达了韩愈对写作的热情和专注,以及追求卓越的决心。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对笔墨的精致要求和聚焦写作的坚定意志,体现了韩愈一贯追求卓越的品质。这首诗语言简练,具有极强的意境和表现力,既展现了韩愈的才华,又表达了他对写作的深刻理解和诗人的责任感。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拼音读音参考

lǐ yuán wài jì zhǐ bǐ lǐ bó kāng yě, chēn zhōu cì shǐ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tí shì lín chí hòu, fēn cóng qǐ cǎo yú.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tù jiān zhēn mò bìng, jiǎn jìng xuě nán rú.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mò guài yīn qín xiè, yú qīng zhèng zhù shū.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相关内容11:

咏雨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听唱赤白桃李花

送裴相公上太原

赠歌人(一作赠佳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归彭城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
  • 放鱼(武昌作)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 送王少府游河南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仆本无媒者,因君泪......
  • 新罗进白鹰
    御马新骑禁苑秋,白鹰来自海东头。汉皇无事须游猎,雪乱争飞锦臂鞲。...
  •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
  • 冬至后招于秀才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