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郭印
2025-07-17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

宋代  郭印  

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
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道士离别成都前往正法院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中文译文:

第一首:
道人活计等虚空,
城郭山林处处通。
随缘应现水中月,
万壑千潭一照同。

第二首:
离别之时心不尽,
千山万水转愁痕。
朝阳照处秋光好,
舟行渐入洞庭门。

第三首:
云山万象应空灵,
道士离城心自明。
几度月华疏独影,
长江波浪送行程。

第四首:
蓬莱宫阙隐云烟,
道人离别意难言。
回首故园人已去,
独留青石与松岩。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道士离别成都前往正法院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心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诗词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俗、追求自由与宁静的道士心境。

诗的开篇写道:“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这句诗以道人活计等虚空来形容道士生活无拘无束,与尘世隔绝,城郭、山林尽皆可通达,表达了道士超然物外的境界。

之后的句子“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描绘了道士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心态。水中的月亮倒映着万壑千潭,表达了道士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心境。通过“千山万水转愁痕”和“舟行渐入洞庭门”等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思绪纷乱和旅途的辛苦。

接下来的几首诗继续以自然景物来表达离别之情。其中“云山万象应空灵”一句以云山万象来形容道士的心境清净,凸显了道士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首诗以“蓬莱宫阙隐云烟”开篇,以蓬莱宫阙隐隐约约的景象来形容道士的别离之情,回首故园,只剩下青石和松岩。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意味着道士的追求不再是尘世的名利,而是更高层次的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道士超越尘俗、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境,同时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心境。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一种禅意和超然的感受。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道士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能够在离别的情感中体悟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哲理内涵。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ōng tài zhù chéng dū zhèng fǎ yuàn sì shǒu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

dào rén huó jì děng xū kōng, chéng guō shān lín chǔ chù tōng.
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
suí yuán yīng xiàn shuǐ zhōng yuè, wàn hè qiān tán yī zhào tóng.
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


相关内容11:

雨楼即事

寄俞半村

秋日东湖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

高文父隐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梅影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几回云聚散,晦后再......
  • 题方家峪刘寺山门
    洒墨起云端,神威耸众观。直疑鲜甲动,相对骨毛寒。瞠目真如活,腾空似不难。传闻风雨夜,雷电绕......
  • 秋堂东轩
    新糊窗纸旧胡床,铜鸭烟昏砚墨香。淡翠屏风小瓶亚,芙蓉红軃菊花黄。...
  • 闲居杂兴
    萧然一弊庐,门巷似樵渔。鸡犬情相得,山林乐有余。霜浓黄木叶,雨过绿园蔬。独坐寒窗下,时看未......
  • 厉杭云袖诗见访
    此心无所著,閒散似神仙。每日三餐饭,谁家一熟田。健吟输少后,起思忆衰年。安得同携手,徜徉泉......
  • 溪上
    少立沙头夕照月,柳风吹面酒初醒。东臯好雨一犁足,麦半黄时秧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