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明脉萧信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7-19

赠明脉萧信叔

宋代  文天祥  

枚乘擅七发,郭玉明四难。
微言起沈痼,此道今漫漫。
云何东海生,而乃绪真要。
砉然以神遇,契彼镜经妙。
我欲炊雕胡,俯凿菊水泉。
寿彼方舆人,六气何由諐。

赠明脉萧信叔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赠明脉萧信叔翻译及注释

《赠明脉萧信叔》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枚乘擅七发,郭玉明四难。
微言起沈痼,此道今漫漫。
云何东海生,而乃绪真要。
砉然以神遇,契彼镜经妙。
我欲炊雕胡,俯凿菊水泉。
寿彼方舆人,六气何由諐。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文天祥致赠明脉萧信叔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枚乘和郭玉明的赞赏,以及对自己在学问上的追求和对道路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东海的奇妙景象,表达了对真正的学问和智慧的追求。诗人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道路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枚乘和郭玉明的才华比作七发和四难,以及将学问比作东海的奇妙生发。这些比喻和象征使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炊雕胡、菊水泉,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文天祥对学问和道路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和人类生命的热爱和祝福。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赠明脉萧信叔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míng mài xiāo xìn shū
赠明脉萧信叔

méi chéng shàn qī fā, guō yù míng sì nán.
枚乘擅七发,郭玉明四难。
wēi yán qǐ shěn gù, cǐ dào jīn màn màn.
微言起沈痼,此道今漫漫。
yún hé dōng hǎi shēng, ér nǎi xù zhēn yào.
云何东海生,而乃绪真要。
huò rán yǐ shén yù, qì bǐ jìng jīng miào.
砉然以神遇,契彼镜经妙。
wǒ yù chuī diāo hú, fǔ záo jú shuǐ quán.
我欲炊雕胡,俯凿菊水泉。
shòu bǐ fāng yú rén, liù qì hé yóu qiān.
寿彼方舆人,六气何由諐。


相关内容11:

发东阿

发潭口

长子第一百四十九

山中泛舟觞客

集英殿赐进士及第恭谢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合江楼
    西楚惊鸿晚,东淮落木秋。蒸湘今石鼓,句宛古宣州。白日聊清赏,青山总旧游。不知沧海水,何处接......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弟第一百五十四
    不见江东弟,急难心炯然。念君经世乱,卧病海云边。...
  • 至广州第七十七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 高沙道中
    三月初五日,索马平山边。疾驰趋高沙,如走阪上圆。夜行二百里,望望无人烟。迷途呼不应,如在盘......
  • 暑布送王廷举用萧敬夫韵
    平生凉薄资,埏陶误大窰。谁知此石怪,愈沃乃愈焦。崑崙织火鼠,顿易鹑衣飘。荣我丝苏附,免此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