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别池阳所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9

别池阳所居

唐代  罗隐  

写景  组诗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别池阳所居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别池阳所居翻译及注释

《别池阳所居》,朝代:唐代,作者:罗隐,诗词如下:

黄尘初起此留连,
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农伤水旱,
雪晴渔父共舟船。
已悲世乱身须去,
肯愧途危迹屡迁。
却是九华山有意,
列行相送到江边。

中文译文:
黄尘初起这里依然停留,
耕火和打犁耕作了六七年。
雨夜老农为水旱而伤感,
晴天下雪时钓鱼父子共同乘船。
已经对乱世感到悲伤,必须离开这片土地,
不肯愧对自身途中的危险和频繁的迁徙。
然而九华山有着特殊的意义,
列队相送到江边。

诗意和赏析:
《别池阳所居》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离故乡、离聚落的心情,以及对逆境的回应和抵抗。诗中以黄尘初起、火耨刀耕等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生活的执着和坚持。然而,作者提到老农受到水旱损害,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逆境的悲伤之情。正如他自己,身处乱世,不得安居,迁徙次数不断增加,对此感到愧对和不安。最后,诗中提到九华山,意味着作者在迁徙中渴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并对这样的意愿表达了渴望和寄托。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和自身境遇的关注,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特点,寄托了对安定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别池阳所居拼音读音参考

bié chí yáng suǒ jū
别池阳所居

huáng chén chū qǐ cǐ liú lián, huǒ nòu dāo gēng liù qī nián.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yǔ yè lǎo nóng shāng shuǐ hàn,
雨夜老农伤水旱,
xuě qíng yú fù gòng zhōu chuán.
雪晴渔父共舟船。
yǐ bēi shì luàn shēn xū qù, kěn kuì tú wēi jī lǚ qiān.
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
què shì jiǔ huà shān yǒu yì, liè xíng xiāng sòng dào jiāng biān.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相关内容11: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

莲塘驿

泛香亭

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

罗敷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除夜寄张达
    梅花已著眼,竹叶况粘唇。只此留残岁,那堪忆故人。乱罹书不远,衰病日相亲。江浦思归意,明朝又......
  •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摄生门已尽,混迹世犹逢。山薮师王烈,簪缨友戴颙.鱼跳介象鲙,饭吐葛玄......
  • 晚泊宿松
    解缆随江流,晚泊古淮岸。归云送春和,繁星丽云汉。春深胡雁飞,人喧水禽散。仰君邈难亲,沈思夜......
  • 四顶山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
  • 绝境
    绝境非身事,流年但物华。水梳苔发直,风引蕙心斜。凡客从题凤,肤音未胜蛙。小船兼有桨,始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