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范蜀公挽词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范蜀公挽词三首

宋代  苏辙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范蜀公挽词三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范蜀公挽词三首翻译及注释

《范蜀公挽词三首》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挽词范蜀公的三首之一。诗人描述了范蜀公东来的日子和他在城西度过的岁月。范蜀公在苏辙的高斋里寄宿,生活简朴而寂静。他们在一起交谈,范蜀公赞赏苏辙的才华,感叹他的新诗如涌泉一般源源不断。苏辙借着清酒,将自己的苦楚寄托其中,洒下了一滴滴苦涩的泪水,洒在范蜀公的墓前。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苏辙对范蜀公的怀念之情。范蜀公是苏辙的友人和知己,他的离世使苏辙感到无尽的伤痛。诗中通过描述范蜀公东来的日子和在城西住的岁月,展现了范蜀公过往的风采和他们之间的友情。高斋的留宿和旅食的寂寥,烘托出范蜀公离世后的萧然和苏辙的孤独。范蜀公对苏辙的赞赏和鼓励,使苏辙感到欣慰,他将自己的新诗比作涌泉,流不尽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最后,苏辙以清樽寄托自己的苦泪,洒在范蜀公的墓前,表达了自己对范蜀公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对范蜀公的深情厚意,寄托了他对友情和创作的感慨。通过描写范蜀公的离世和苏辙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有情感的真挚表达,又有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范蜀公挽词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fàn shǔ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范蜀公挽词三首

jiàn wài dōng lái rì, chéng xī què zhù nián.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gāo zhāi liú yù sù, lǚ shí zhèng xiāo rán.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
yǔ qiè wén tóu shí, shī xīn kàn yǒng quán.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qīng zūn jì kǔ lèi, yī sǎ yè fén qián.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相关内容11:

送排保甲陈佑甫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野鹰来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木山引水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前山积雪暮峥嵘,燕坐微闻落瓦声。共对一尊通夜语,相看万里故乡情。信归岭上寒梅远,恨极江南春......
  •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
    秋气萧骚仍见雪,客愁缭绕动萦心。幽吟北户窗声细,归梦函关马迹深。疏树飞花轻蔌蔌,衰荷留柄乱......
  • 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二首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
  •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西山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
  • 故成都尹陆介扶挽词
    拥节西南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
  • 寓居二首其二东楼
    月从海上涌金盆,直入东楼照病身。久已无心问南北,时能闭目待仪麟。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