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吕
2025-07-20

山台

宋代  李吕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山台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山台翻译及注释

《山台》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穿着蜡屐,自由自在地探寻幽静之地,但尚未找到真正的要领。当他登上山顶,眼前展现出千峰万壑,仿佛是供奉祭祀的器皿和豆粒。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山间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蜡屐恣幽寻,
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
千峰供俎豆。

译文:
穿着蜡屐任意探索幽静之地,
却未能找到其中的真谛。
登上山顶一抬眼,
千峰如同供奉的器皿和豆粒。

诗意:
诗中的"蜡屐"象征着作者在追求幽静之地时的自由自在,但他意识到自己尚未找到真正的宝藏。当他登上山顶,眼前的壮丽景色给他带来了启示,山峰如同供奉的祭器和豆粒,显示出大自然的庄严和宇宙的神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对山景的感悟和内心的追求。通过"蜡屐"和"幽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山间自由徜徉的状态,但又感到未能把握其中的精髓。登上山顶后,眼前的壮丽景象给他以启示,千峰的景象仿佛是供奉的祭器和豆粒,彰显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庄严。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人在追求幸福与真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这种对山景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山台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tái
山台

là jī zì yōu xún, wèi néng dé qí yào.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dēng lín yī fàng mù, qiān fēng gōng zǔ dòu.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相关内容11:

次朴翁游兰亭韵

次韵武伯

寄张东之

雪中呈颜使升坚

霜天晓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莹心泉
    修绠何妨汲,羸瓶不自任。从渠清彻底,伴我岁寒心。...
  • 霓裳中序第一
    银河下若木。暖涨一川春雾绿。白凤徘徊清淑。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柔肌暗粟。想临流、娇喷轻触......
  • 瓜州歌
    今年城保寨,明年城瓜州。寇来不能御,贼去欲自囚。伟哉淮南镇,禹贡之扬州。念昔蕞尔虏,马棰轻......
  • 金神夜猎图二首
    后宫婵娟玉女,自鞚八尺飞龙。两两鸣鞭争导,绿云斜坠春风。...
  • 复次韵二首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感此岁寒枝,悠然成......
  • 有送
    怜君归橐路迢迢,到得茅斋转寂寥。应叹药栏经雨灶,土肥抽尽缩砂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