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成大
2025-07-20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

宋代  范成大  

风劲便轻棹,霜严怯弊裘。
青山蟠巨浸,红树立沧洲。
月黑鴈犹去,灯寒人更愁。
烟松漫小岘,何处问鸣驺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翻译及注释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是宋代作家范成大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九月三十日夜晚出关等待亲友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劲便轻棹,
霜严怯弊裘。
青山蟠巨浸,
红树立沧洲。
月黑鴈犹去,
灯寒人更愁。
烟松漫小岘,
何处问鸣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出关等待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在九月三十日夜晚,面对刮着强风的江水,轻轻划动着小船,期待着远方的亲友归来。诗中的风劲和寒霜,让人感受到严寒的气息,而诗人自己的衣裘已经破旧不堪。他望着远处的青山,感觉它们浸没了整个世界,红色的树木矗立在苍茫的水域中。夜晚的月色昏暗,候鸟已经飞去,寒冷的灯光让人更加忧愁。在迷雾笼罩的小岘山上,烟雾弥漫,不知道可以找到鸣驺(一种传说中的神马)。诗人以悲凉的笔调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远方亲友的盼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亲友的思念。风劲霜严的冷冽气息与诗人衣衫褴褛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孤寂的感觉。青山巨浸、红树立沧洲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广阔和壮美,与诗人内心的苍凉形成对照。诗中的月黑、鴈犹去、灯寒等形象,增加了诗人的忧愁情绪,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等待。最后的烟松和鸣驺则是一种遥远的寻觅和希望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幸福和团聚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结合,展现了孤独、思念和希望等情感。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的感觉。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ān shí rì yè chū guān hòu zhì yuǎn bù zhì
九月三十日夜出关候致远不至

fēng jìn biàn qīng zhào, shuāng yán qiè bì qiú.
风劲便轻棹,霜严怯弊裘。
qīng shān pán jù jìn, hóng shù lì cāng zhōu.
青山蟠巨浸,红树立沧洲。
yuè hēi yàn yóu qù, dēng hán rén gèng chóu.
月黑鴈犹去,灯寒人更愁。
yān sōng màn xiǎo xiàn, hé chǔ wèn míng zōu
烟松漫小岘,何处问鸣驺


相关内容11:

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单叶御衣黄

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赏山茶

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

大通界首驿

食罢书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吴元茂丞浦江
    玉笋翻乘县佐车,飘然不肯待新除。才名已被人争说,官薄何妨计小疏。忆昨西湖同我载,从今南浦望......
  • 二偈呈似寿老
    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若觅三心不见,便从不见打开。孟说所过者化,庄云相代乎前。何处安......
  • 次韵严子文见寄
    雨云浓压屋山头,诗句端来写客忧。雷电已将金薤取,琼瑶难报木瓜投。无心我正铭三住,有意君堪话......
  • 邗邡驿大雨
    暮雨连朝雨,长亭又短亭。今朝骑马怯,平日系船听。竹叶垂头碧,秧苗满意青。农畴方可望,客路敢......
  • 题开元天宝遗事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 瓶花二首
    小梅未可折,不折惜空回。拥鼻燃一枝,也道探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