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郡斋怀隐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18

郡斋怀隐庵

宋代  辛弃疾  

空山钟鼓梵王家,小立西风数过鸦。
秋色无多谁占断,长廊西畔佛桑花。

郡斋怀隐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郡斋怀隐庵翻译及注释

诗词:《郡斋怀隐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空山钟鼓梵王家,
小立西风数过鸦。
秋色无多谁占断,
长廊西畔佛桑花。

中文译文:
在空山上,钟声和鼓声远远传来,那是佛陀的居所。
我独自站在那里,微风吹拂着,只见几只乌鸦飞过。
秋天的景色并不多,谁能说清楚是谁占据了这片美景。
长廊的西端,开满了佛桑花。

诗意和赏析:
《郡斋怀隐庵》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诗中的“空山钟鼓梵王家”意指远离尘嚣的山间寺庙,那里清幽宁静,钟声和鼓声传遍山谷,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宁静。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独自站在山间,感受微风拂面,几只乌鸦从身边飞过,展现出宁静的自然氛围。

随后的“秋色无多谁占断”,表达了秋天美景的珍贵和无法完全被人所占有的意味。无论是山中的佛陀,还是其他人,都无法完全拥有秋天的美景。

最后一句“长廊西畔佛桑花”,描绘了长廊西侧绽放的佛桑花。佛桑花是一种花朵美丽、芳香扑鼻的植物,象征着宁静和纯洁。

整首诗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纯粹和佛教文化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郡斋怀隐庵拼音读音参考

jùn zhāi huái yǐn ān
郡斋怀隐庵

kōng shān zhōng gǔ fàn wáng jiā, xiǎo lì xī fēng shù guò yā.
空山钟鼓梵王家,小立西风数过鸦。
qiū sè wú duō shuí zhàn duàn, cháng láng xī pàn fú sāng huā.
秋色无多谁占断,长廊西畔佛桑花。


相关内容11:

读书

重午日戏书

即事

杂兴

洞仙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虞美人
    夜深困倚屏风後。试请毛延寿。宝钗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四更山月寒侵席。歌舞催时......
  • 宿驿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嘉陵栈路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 浣溪纱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
  • 和乐天春词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 即事
    云本无心木不材,平生得丧信悠哉!钓鱼每过桐江宿,卖药新从剡县回。山圃莴蔓晨灌溉,地炉芋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