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书事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书事翻译及注释
《书事》
志士喜功业,
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
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
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
会见出云高。
中文译文:
有志向的人喜欢从事有成就的事业,
感受时代的变迁,心灵容易疲劳。
栽培的嫩芽最终会成为郁郁葱葱的柏树,
荒废的蔓藤会随意生长成为蓬草和蒿草。
梁竦懒散不愿做官,
萧咸羞愧地去拜访曹操。
风霜无法改变果实的本质,
只有在高山之巅才能见到云的出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通过描绘志士的心态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受,表达了对功业的追求和对劳累的思考。诗中以植物的生长和人物的行为作为隐喻,展示了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和结果。志士喜欢从事有成就的事业,但同时也容易感到疲劳。栽培的嫩芽最终会成为郁郁葱葱的柏树,象征着有志向的人最终会取得成功。而荒废的蔓藤则会随意生长成为蓬草和蒿草,暗示那些不努力的人只会过着平庸的生活。梁竦懒散不愿做官,而萧咸则羞愧地去拜访曹操,这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不同人的不同选择和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风霜无法改变果实的本质,只有在高山之巅才能见到云的出现,意味着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和目标。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对志士精神和努力奋斗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书事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