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19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

宋代  辛弃疾  

纪游  羁旅  写景  思归  

戏马台前秋雁飞。
管弦歌舞更旌旗。
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
只於陶令有心期。
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秋天的马戏台前,候鸟飞翔。
乐器声与歌舞声更是喧嚣。
若想了解黄色的菊花的高洁与美丽,
不妨回顾那年二位谢朋友的诗篇。
畅饮白酒,绕着东边的篱笆。
只有在陶令(指唐代文人陶渊明)的心中,才有期望。
明天是重阳节,让我们尽情欢乐,
不要让酒杯前缺少一枝菊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欢乐氛围。秋天的马戏台上,候鸟飞翔,管弦和歌舞声充斥着整个场景。诗人提到黄菊,表达了对高洁、美丽的追求,同时提到了两位谢朋友,可能是指唐代的谢灵运和谢朓,他们的诗篇被认为是黄菊的象征。诗人借重九这个节日的喜庆氛围,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快乐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马戏台为背景,通过描绘乐器声、歌舞声、候鸟飞翔等场景,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诗人通过黄菊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美丽的追求和对纯粹诗意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谢朋友和陶令,增加了历史和文化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与前辈文人的联结和崇敬之情。最后,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呼吁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不要忘记摆上一枝菊花,以增添欢乐的气氛。整首诗以欢乐、向往和追求为主旋律,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享受生活的态度。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chóng jiǔ xí shàng zuò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

xì mǎ tái qián qiū yàn fēi.
戏马台前秋雁飞。
guǎn xián gē wǔ gèng jīng qí.
管弦歌舞更旌旗。
yào zhī huáng jú qīng gāo chù, bù rù dāng nián èr xiè shī.
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qīng bái jiǔ, rào dōng lí.
倾白酒,绕东篱。
zhǐ yú táo lìng yǒu xīn qī.
只於陶令有心期。
míng cháo chóng jiǔ hún xiāo sǎ, mò shǐ zūn qián qiàn yī zhī.
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


相关内容11:

瑞鹧鸪(海棠)

浪淘沙

江城梅花引

鹧鸪天(送春)

南乡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浪淘沙(别意)
    花雾涨冥冥。欲雨还晴。薄罗衫子正宜春。无奈今宵鸳帐里,身是行人。别酒不须斟。难洗离情。丝鞘......
  • 更漏子
    日衔山,山带雪。笛弄晚风残月。湘梦断,楚魂迷。金河秋雁飞。别离心,思忆泪。锦带已伤憔悴。蛩......
  •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高车驷马,金章紫绶......
  • 沁园春(赠陈用明)
    把酒西湖,花月三年,不见家山。想荆州座上,消磨岁月,唐风集里,收卷波澜。鹤邑朝帆、鲈乡夕棹......
  • 蝶恋花(道中有簪二色菊花)
    百叠霜罗香蕊细。袅袅垂铃,缀簇黄金碎。独占九秋风露里。芳心不与群英比。采采东篱今古意。秀色......
  • 玉烛新
    梅花新霁後。正锦样华堂,一时装就。洞房花烛深深处,慢转铜壶银漏。新妆未了。奈浩荡、春心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