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高璩
2025-07-19

唐代  高璩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句作者简介

高璩(qú)(?-865年),字莹之,唐朝官员,唐懿宗年间曾短暂任宰相,为期两个月。高璩是北齐皇族后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尽管高家并未因此而显贵,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为朝廷名臣。高璩在唐宣宗年间的849年中进士,后在地方上任幕僚。高璩的传并未记载他在哪年中进士,但崔彦昭的传记载崔彦昭、高璩和赵隐在同一年中进士,且指出崔彦昭是在849年中的进士。宣宗年间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尽管当时翰林学士被提拔是罕事,但高璩却被提拔为谏议大夫。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高璩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两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并得到追谥。但因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来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邺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剌”的恶谥。

句翻译及注释

《句》

公斋一到人非旧,
诗板重寻墨尚新。

中文译文:
来到公斋,人事已非往日,
重新寻找诗葬,墨迹依然新鲜。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高璩在公斋里重拾诗书的感受。公斋指的是供读书写字的房间,表示作者重新开始写作。然而,诗中也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已过,旧时的朋友与景物都已改变。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坚持寻找新的灵感和创作的动力,相信自己的诗篇依然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诗句抒发了诗人高璩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信仰。尽管时光荏苒,旧事已难复原,但是诗人依然积极进取,寻找新鲜的创作源泉。诗人用“公斋”来象征文学写作的场所,通过“人非旧”和“墨尚新”这两句,表达了寻找新的故事、新的灵感、新的诗葬的信念。整首诗行简洁,意境鲜明,抓住了诗人写作的初衷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与执着。

句拼音读音参考


gōng zhāi yí dào rén fēi jiù, shī bǎn zhòng xún mò shàng xīn.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相关内容11:

寄岳阳严使君

送琴客

陇上书事

自遣

呈轮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边城晚望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逼晓人移帐,当川树列风。迢迢河外路,知直去......
  • 琴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风续水山操,坐生方......
  • 金井怨
    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不见面上花,却恨井中影。...
  •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
  • 徒相逢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 杜邮馆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