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野渡雪消二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卫宗武
2025-07-17

和野渡雪消二律

宋代  卫宗武  

可亲余暇复奚为,雪霁何妨剩赋诗。
应怪玉峰还翳荟,更怜银屋变茅茨。
结成冰笋方连夜,散作檐花特顷时。
物物要知须返本,冰仍旭水更何疑。

和野渡雪消二律翻译及注释

《和野渡雪消二律》是宋代卫宗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叹和对生命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可亲余暇复奚为,
雪霁何妨剩赋诗。
应怪玉峰还翳荟,
更怜银屋变茅茨。
结成冰笋方连夜,
散作檐花特顷时。
物物要知须返本,
冰仍旭水更何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冬日雪后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雪消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对生命变迁的思考。

首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闲暇时光的思考,询问自己何为之事,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即使雪霁天晴,也不妨碍他继续写作创作的决心和热情。

第二节以"玉峰"和"银屋"为形象,描绘了雪消后的景色。"玉峰"指雪山,"银屋"指房屋,通过这两个形象的转换,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建筑物的变迁。这种自然界与人类建造的对比,凸显了人事如梦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冰消后结成冰笋的景象,冰笋在夜间连接起来,形成壮观的景象。但这种景象只是瞬间的,转眼间又散作檐花,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事物本源的思考。物物要知道归根返本,冰消后仍旧是水,水与冰并无区别,因此更何必怀疑。这种思考可以理解为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提醒人们要追求事物本质和真理,超越现象的表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后的景象,融合自然景色和人事哲理,表达了对生命变迁的思考和对事物本源的探索。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意境深远的语言,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和野渡雪消二律拼音读音参考

hé yě dù xuě xiāo èr lǜ
和野渡雪消二律

kě qīn yú xiá fù xī wèi, xuě jì hé fáng shèng fù shī.
可亲余暇复奚为,雪霁何妨剩赋诗。
yīng guài yù fēng hái yì huì, gèng lián yín wū biàn máo cí.
应怪玉峰还翳荟,更怜银屋变茅茨。
jié chéng bīng sǔn fāng lián yè, sàn zuò yán huā tè qǐng shí.
结成冰笋方连夜,散作檐花特顷时。
wù wù yào zhī xū fǎn běn, bīng réng xù shuǐ gèng hé yí.
物物要知须返本,冰仍旭水更何疑。


相关内容11: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又次韵帅初诸前七首

次韵咏梅

山行舟回

钱园小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绝交
    北山有鸣号,不洁而嗤凤。宜下绝交书,埙篪非伯仲。...
  • 和唐人异花韵
    一年阳是花时好,花开莫待莺呼老。有酒对花勿草草,清唱美人眉淡扫。一觞一咏要相当,櫂唤取黄头......
  •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正觉留题久岑寂,此后此意谁知得。老僧揖入廊东头,摩挲石刻令人忆。...
  • 题城山顶庵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吾乡那有此,几欲傲......
  • 为僧赋梅庭
    奇绝生春五出花,僧居著此境尤嘉。一方寒月浸清影,几度春风生素华。何必江头千树暗,未如屋角数......
  • 春山
    青山四时好,春至尤盛丽。润泽散冲融,华滋出枯悴。云根鳞甲动,风柯羽旄曳。群芳间点染,一碧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