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汀寄李使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7-20

长汀寄李使君

宋代  戴复古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长汀寄李使君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长汀寄李使君翻译及注释

诗词:《长汀寄李使君》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中文译文:
在长汀,晚稻已经成熟,经过现今的瘴雾消散。
山林中没有盗贼,道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
人们欢喜地迎接着丰收年景,但谁能知道感受到圣朝的荣光。
我闲散地倚在溪桥上,目光在四周徜徉,鱼儿和鸟儿也自在地游弋。

诗意:
《长汀寄李使君》这首宋代诗词表达了作者戴复古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观察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安宁祥和的乡村景象,晚稻成熟,瘴雾消散,山林中没有盗贼,道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欢喜迎接着丰收的季节,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反问,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这个圣朝的荣光呢?最后,诗人以溪桥闲散的姿态,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感受着自然界的自由和舒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丰收的喜悦。通过对山林、道路、人们和自然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和平、安宁和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反问也提醒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体会到,需要有心去观察和感受。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自在闲适的心境,与自然相融,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整首诗词以平和的笔调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长汀寄李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tīng jì lǐ shǐ jūn
长汀寄李使君

zài chù wǎn hé shú, jīng jīn zhàng wù xiāo.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shān lín wú dào zéi, dào lù yǒu gē yáo.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rén xǐ féng fēng suì, shéi zhī gǎn shèng cháo.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xī qiáo xián yù mù, yú niǎo yì xiāo yáo.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相关内容11: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访西涧王深道

杨柳枝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桂
    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
    夜听枫桥钟,晓汲松江水。客行信匆匆,少住亦可喜。且食鳜鱼肥,莫问鲈鱼美。...
  • 江西壬辰秋大旱饥临江守王幼学监簿极力救民
    天续饥民命,神知太守心。骄旸化霖雨,六月借春阴。早稻先秋熟,晚田储水深。去年饥欲死,不料到......
  •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
    九日江亭上,谁怜老孟嘉。要人看白发,不用整乌纱。寄兴题桐叶,长歌醉菊花。归心徒自苦,犹在楚......
  • 书事
    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风时。诗中一段闲公事,幸不妨人吃荔枝。...
  • 东门
    东门白下亭,摧甓蔓寒葩。浅沙杙素舸,一水宛秋蛇。渔商数十室,门巷隐桑麻。翰林谪仙人,往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