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李秀岩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挽李秀岩二首

宋代  刘克庄  

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挽李秀岩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挽李秀岩二首翻译及注释

《挽李秀岩二首》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获麟以后更休论,
化鹤而归亦浪言。
过眼忽看遗老传,
终身不及长公门。
山房惜未从公择,
书局闻曾拟道原。
六合茫茫千载远,
些成无路可招魂。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对李秀岩的挽歌。李秀岩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据说他曾获得一只神奇的麟,可以化作仙鹤飞回天上。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现在只是空洞的言辞。过去的传闻和故事如同眼前一闪而过,留下的只是遗老传说。作者自愧不如李秀岩能够接触到这些奇遇和传说,他无法进入高门朝见贵族长者。作者对能够住进李秀岩的山房和曾经创作过道家经典的书局感到羡慕和惋惜,但他认识到自己无法达到这些高远的境界。整个世界是如此辽阔而遥远,让人迷茫,无法找到回魂的路径。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李秀岩传奇一生的敬佩和自愧不如之情。李秀岩在诗中象征着高人、贵人和远大的境界,而作者只能在远处仰望,无法接近。诗中运用了麟和鹤的象征意义,麟代表神奇和稀世之物,鹤则代表仙境和高远之地。通过描绘李秀岩的经历和传闻,以及作者自己的羡慕和无奈,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中运用了山房和书局的意象,山房代表隐居的境地和清修之地,书局则象征学问和思想的殿堂。作者羡慕李秀岩能够住进山房,表示对隐居生活和追求精神修养的向往;而书局的提及则表明他渴望在学问和文化的殿堂中留下自己的足迹。然而,作者明白自己无法达到这些高远的境界,感到无路可招魂,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和意义。

整首诗词以自叹和自愧的口吻写出了作者对李秀岩的景仰和无奈,通过对李秀岩和自身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索和思考。诗中的山房、书局、麟、鹤等意象丰富而生动,展示了作者对于高远境界和精神追求的渴望和追溯。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深沉而感人,引发人们对于人生追求和命运的思考。

挽李秀岩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lǐ xiù yán èr shǒu
挽李秀岩二首

huò lín yǐ hòu gèng xiū lùn, huà hè ér guī yì làng yán.
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
guò yǎn hū kàn yí lǎo chuán, zhōng shēn bù jí zhǎng gōng mén.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
shān fáng xī wèi cóng gōng zé, shū jú wén céng nǐ dào yuán.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
liù hé máng máng qiān zǎi yuǎn, xiē chéng wú lù kě zhāo hún.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相关内容11:

墙西一首

千山观

题赵主簿省试议并以将行

明暗

梅州杨守铁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林卿见访食槟榔而醉明日示诗次韵一首
    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蘖春。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
  • 忆藕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嚥上池。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
  • 席间即事
    急召传来主第中,孙郎上马鼓三通。山人无复金莲梦,稳听琵琶到曲中。...
  •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荆花开惭少,瓜蔓摘几空。赖有长头子,相从秃鬓翁。...
  • 送郑粹子善
    早饮世德如龙虎,晚挹英标亦凤麟。重濬陂塘今长古,不私风月肯分人。衮衣国既归真宰,珠履君应作......
  • 蔡溪岩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后来无此士,不但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