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翁常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19

和翁常之

宋代  徐照  

八尺蕲州桃竹簟,坐来疑是水侵裳。
垂杨叶下闲吟久,又与鸣蝉共晚凉。

和翁常之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和翁常之翻译及注释

《和翁常之》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闲适环境中的惬意心情。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桃竹簟长八尺,像是坐在上面的人会以为水已经漫过了衣裳。在垂柳的树叶下,我闲散地吟诗已经很久,与鸣蝉一起享受晚凉。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和翁常之的名义写成,描述了一个安静而宜人的环境。桃竹簟是一种以桃木和竹子编制而成的凉席,长达八尺,使人感觉仿佛坐在上面已经被水浸透了衣裳。垂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描绘清凉、自然的意象,而鸣蝉则象征着夏天的丰收和丰富的生命力。诗人在这个环境中静静地吟诵诗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夏日的余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其中的惬意心情。诗中的描述充满了意象,如桃竹簟、水侵裳、垂杨叶、鸣蝉共晚凉等,通过这些形象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夏日的宁静和清凉。诗人选择了一个宜人的环境,以及其中的几个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舒适的空间中。诗中的闲适与安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诗意,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受,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惬意心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它是一首清新雅致、意境深远的宋代佳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境地,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领悟。

和翁常之拼音读音参考

hé wēng cháng zhī
和翁常之

bā chǐ qí zhōu táo zhú diàn, zuò lái yí shì shuǐ qīn shang.
八尺蕲州桃竹簟,坐来疑是水侵裳。
chuí yáng yè xià xián yín jiǔ, yòu yǔ míng chán gòng wǎn liáng.
垂杨叶下闲吟久,又与鸣蝉共晚凉。


相关内容11:

题侯侣之九歌图

白岩僧舍

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

酬翁常之

次叔通推官见寄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大罗山李秀才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近又重遭祸,虚星必......
  • 安宣抚生日
    疏戆烦公刮目看,肯持谀语祝加餐。千钧弩上机宁易,百尺竿头步转难。事遇快时聊复忍,民当急处略......
  •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仲尼趋聘召,季路奚不怿。分量固尔殊,何伤於遍历。自揣或未能,莫如只坚白。...
  • 唐昌文挽诗
    重葩殗叶露华浓,不忝家声得似公。休息生灵牙颊里,转移事变笑谭中。却将仕宦四千石,换取宽閒五......
  • 书所见闻示诸友
    死城陷阵已长休,捍虏鸠民亦漫忧。局外閒人倚江立,全躯保室信良谋。...
  • 次韵王茶马海棠四绝
    一春风雨乱书堆,挂口林閒未放开。浩荡和风褰客袂,来看大树簇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