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19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
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
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翻译及注释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知郡韩公的赞美和敬意,并以此展现了韩公的品德和风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
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
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第二首:
渊明拥大志,不辱韩公名。
君子守正道,德行昭白城。
青云非无望,海内有知音。
高风吹草木,千古传佳音。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词是李弥逊对知郡韩公的敬佩和推崇之情的表达。诗人称颂韩公抱持清廉的品德,独立高洁并不追求名利。晋朝贪污腐化的风气在鄙陋之地盛行,而韩公早早就脱颖而出,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能和品德。他不仅珍惜功名,而且自己以正直的品性自强不息。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所坚持的仁德之风,以及他在朱轓和两郡留下的美好遗产。

第二首诗词则突出了知郡韩公的志向和品德。诗人称颂韩公怀抱着远大的志向,不辱韩公的名望。他是一个君子,坚守正道,品行高尚,在德行上犹如明亮的城池一般光彩照人。诗人认为,韩公的前途并非没有希望,因为他在海内能够找到知音,得到认同和支持。高尚的品德将会像清风一样吹拂着广袤的草木,且传颂至千古。

这首诗词通过对知郡韩公的赞美,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追求卓越的人的敬仰之情。韩公的清廉正直、不谋私利的精神,以及他在晋鄙阌乡中的卓越才能,使他成为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榜样。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韩公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仁德和清廉风气的思想观念。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ī jùn hán gōng wǎn shī èr shǒu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fū jūn bào qīng jié, dú xiù bù qiú zhī.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
jìn bǐ duō xūn dé, wén xiāng zǎo chū qí.
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
gōng míng tiān jìn xī, zhèng zhí zì fú chí.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
lài yǒu rén fēng zài, zhū fān liǎng jùn yí.
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相关内容11: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席上偶成二首

赠浮光王教授

池上对月

得仙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仪真道中三首
    旋捣香杭炊玉粒,饱肥鲜鲫脍银丝。它年虚费太官粟,到得江头已恨迟。...
  • 出山
    白雾花烟昼不分,竹风梢雨乱纷纷。杖藜来往成何事,添我胸中一壑云。...
  • 久雨二首
    诗肩不柰晓风酸,后土何时得暂乾。石鼎饭馀茶乳细,竹炉经罢柏烟残。龙游未歇千山暗,豹隐方深一......
  • 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春江晓鼓收更鼍,笋舆催上西城坡。嵩阳散人蓝田吏,紫髯参军三语罗。机云兄弟更奇绝,杖藜杂沓行......
  •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暮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深行乐地思招队,早悟危机欲绝交。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
  •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要令陶冶夸盘谷,何必丹青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