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19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

宋代  岳珂  

野烧之观,予尝以为叹。
此诗之存,予又以为欣。
一鉴远耳,而戚休之以身,天乎非人。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翻译及注释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是宋代诗人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野火的观察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烧之观,我曾以为叹息。
此诗的存在,我又以为欣喜。
一声远叹,我忧虑着他的安危,天哪,这是超越人类的行为。

诗意:
诗人在野火的景象面前发出了感叹。他对野火的存在感到忧虑,但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一种美的存在。他惊叹于野火的威力,认为这种现象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野火为主题,通过对野火的观察和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在面对野火时,一方面感到忧虑和叹息,因为野火带来的破坏和危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他也从野火中感受到一种美的存在,这种美或许是源于野火的狂放与奔放,以及自然界的力量和律动。诗人用"一鉴远耳"来形容自己的感叹,意味着他的眼界超越了常人,能够从野火的景象中察觉到更深层次的意义。最后一句"天乎非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野火的惊叹,野火所展现的破坏力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和能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野火的观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有限性的思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流露出他对自然界的感慨和对世界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拼音读音参考

mǐ yuán zhāng jiàn yuǎn hòu shī tiē zàn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

yě shāo zhī guān, yǔ cháng yǐ wéi tàn.
野烧之观,予尝以为叹。
cǐ shī zhī cún, yǔ yòu yǐ wéi xīn.
此诗之存,予又以为欣。
yī jiàn yuǎn ěr, ér qī xiū zhī yǐ shēn,
一鉴远耳,而戚休之以身,
tiān hū fēi rén.
天乎非人。


相关内容11:

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金陵杂兴二百首

张文潜九华帖赞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金陵杂兴二百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问道宜兴二首
    粹仪夹绽盛花钿,人说先朝祀玉仙。罨画有溪春不老,炼丹无灶古空传。乞灵剩拟羞苹藻,养性何劳学......
  • 金陵杂兴二百首
    九十春光即渐休,莫将双眼上层楼。江南归计无由遂,一点杨花万斛愁。...
  • 徐浩谢赐书帖赞
    南阳素书,浩之素珍。而本朝观浩之书,又皆以为绝伦。今视诸贤之跋,凡十有三人。岁月几何,又不......
  • 欧阳文忠索碑遣居二帖赞
    公于率更,每秒吾家。是书之传,似耶非耶。书出于心,既劲且方。世多公书,行或未藏。易方而圆,......
  • 金陵杂兴二百首
    窗间日日叫提壶,有酒分明不用沽。自是老来游兴懒,日长添得睡工夫。...
  • 赵清献勤洁帖赞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