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19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

元代  元好问  

临江仙  

昨日故人留我醉,今朝送客西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青衿同舍乐,白首故山违。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悔不卑飞。
回头四十七年非。
何因松竹底,茅屋老相依。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翻译及注释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是元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昨日故人留我醉,
昨天我的故友留我醉酒,
今朝送客西归。
今天早晨,我送客人西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自古以来,相见的机会并不多。

青衿同舍乐,
我们曾在同一所学校共同生活,共同快乐,
白首故山违。
如今白发苍苍,离开了故乡山川。

九万里风安税驾,
九万里的风平稳地吹拂着船帆,
云鹏悔不卑飞。
云鹏(指高飞的鸟)后悔不肯低飞。

回头四十七年非。
回首往事,已经过去了四十七年。

何因松竹底,
为何在松竹之间,
茅屋老相依。
茅屋里老去,相互依靠。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在饮酒中与故友分别,感叹相见的机会稀少。他们曾在同一所学校共同生活,但如今已经离开了故乡。诗中描绘了乘船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最后,诗人回首过去,感叹岁月的流逝,但他们仍然在茅屋里相互依靠,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离别、回忆和对自由的向往。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故乡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拼音读音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liú bié hǎo hé zhī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

zuó rì gù rén liú wǒ zuì, jīn zhāo sòng kè xī guī.
昨日故人留我醉,今朝送客西归。
gǔ lái xiāng jiē yǎn zhōng xī.
古来相接眼中稀。
qīng jīn tóng shě lè, bái shǒu gù shān wéi.
青衿同舍乐,白首故山违。
jiǔ wàn lǐ fēng ān shuì jià, yún péng huǐ bù bēi fēi.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悔不卑飞。
huí tóu sì shí qī nián fēi.
回头四十七年非。
hé yīn sōng zhú dǐ, máo wū lǎo xiāng yī.
何因松竹底,茅屋老相依。


相关内容11: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

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

雁门关外

天仙子

送徐登山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千秋岁
    双纹彩袖。乍舞霓裳后。香雾暖,□琼*。绿鬟蝉影动,小摺湘裙皱。歌声断,彤云尽日□晴昼。,冰......
  • 满江红
    雪*霜林,□一夜、报春消息。看是处、青回柳眼,粉匀梅额。和气已回倾斗阙,寿星更喜明南极。问......
  • 水龙吟
    旧家八月池台,露华凉冷金波涨。宁王玉笛,霓裳仙谱,凉州新酿。一枕开元,梦*犹记,华清天上。......
  • 水龙吟 东园醉后
    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水上幽亭,恍然真似,阑舟同载。......
  •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
  • 蝶恋花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过眼风花人自恼。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