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六年

宋代  王安石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六年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年翻译及注释

诗词:《六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六年湖海老侵寻,
千里归来一寸心。
西望国门搔短发,
九天宫阙五云深。

中文译文:
六年的岁月里,我在湖海间漫游已经老去,
千里迢迢回归,只剩下一寸纤细的心。
望向西方的国门,我不禁抓起自己的短发,
九天之上的宫阙,五云深深遮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王安石经历了六年的离乡漂泊,归乡后内心的感慨和变化。诗人在湖海之间度过了六年的时光,这段时间似乎已经使他精神和身体上都老去了。然而,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风霜,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仍然只有一寸的纤细。

当他回到家乡,望向西方的国门时,他不禁抓起自己的短发,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内心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国门象征着家乡,短发则暗示了他离乡时年少的容颜已被岁月所抚平。

最后两句描述了他仰望天空,看到九天之上的宫阙,但却被五云深深遮掩。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在归乡后重新审视国家和社会,发现宫阙高耸,但却被云雾遮蔽,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的阻碍和困扰。

整首诗抒发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通过描写个人的离乡归来,他间接表达了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索。这种对于家园和社会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哲理。

六年拼音读音参考

liù nián
六年

liù nián hú hǎi lǎo qīn xún, qiān lǐ guī lái yī cùn xīn.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xī wàng guó mén sāo duǎn fā, jiǔ tiān gōng què wǔ yún shēn.
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相关内容11:

酬王微之

出金陵

宜春苑

即席次韵微之泛舟

送张拱微出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与宝觉宿精舍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若知同二妄,目击道......
  • 桑
    溪桥接桑畦,钓笼晓群过。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饿。...
  • 奉招吉甫
    经纶无地委蓬蒿,凛凛胸怀且自韬。谁奋长谋平岭海,犹将余力寄风骚。名惭随俗分中役,恨未收身恨......
  • 范雎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 上元夜戏作
    马头乘兴尚谁先,曲巷横街一一穿。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婵娟。...
  • 平山堂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