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触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17

触目

宋代  陈师道  

果下翩翩跨紫骝,踏花溅水见风流。
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

触目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触目翻译及注释

《触目》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触目》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果下翩翩跨紫骝,
踏花溅水见风流。
可无双璧千金聚,
付与狂儿取次游。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骑着紫色骏马自由奔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豪情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主人公骑着紫色骏马,自由自在地踏过盛开的花朵,溅起水花,展现出风流潇洒的风采。诗人认为这种自由和豪情如同无价的双璧和千金,值得将其付与那些自由奔放的狂儿,让他们去尽情地游荡。

赏析:
《触目》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由奔放的场景,通过对骑士骑着紫色骏马踏过花丛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由、豪情和风流的意象。整首诗以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紫骝飞驰、踏花溅水的描绘,传递出强烈的豪情和奔放的精神。诗中的“果下翩翩跨紫骝”形象生动,展现了骑士的英姿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使人感受到他的自由奔放与豪情万丈。最后两句“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表明诗人认为这种自由和豪情是无价之宝,值得将其赋予那些自由自在的狂儿,让他们去尽情地游荡。整首诗词意蕴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向往,又传递了对那些追求自由的人的赞赏和鼓励。

通过《触目》这首诗词,陈师道以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自由奔放、豪情万丈的形象,将自由与豪情视为无价之宝。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追求自由的人的赞扬,同时也启发读者去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由与豪情。

触目拼音读音参考

chù mù
触目

guǒ xià piān piān kuà zǐ liú, tà huā jiàn shuǐ jiàn fēng liú.
果下翩翩跨紫骝,踏花溅水见风流。
kě wú shuāng bì qiān jīn jù, fù yǔ kuáng ér qǔ cì yóu.
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


相关内容11:

追呼行

黄梅五首

住雁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眠云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忆吾庐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尘埃付捷径,风波委......
  • 春日即事九首
    新绿阴将就,残红在亦稀。雨中千点絮,来伴落花飞。...
  • 与邹浩志完会於王希圣家因话毗陵事是夕辄梦
    客梦还松陵,寒江渺烟雨。异时醉吟地,依然记洲渚。三高平生欢,彷佛递宾主。十年扁舟兴,一夕暂......
  • 瓦庙
    柱侧檐欹瓦欲飘,断垣苔涩树萧萧。满庭荒草无香火,惟有禽声伴寂寥。...
  • 送张支使
    旷度逢知晚,高才处下难。清秋一鹗上,拭目万人看。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凭将衰老事,一一报......
  • 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
    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两公意有余,采采今未已。尚念白头生,临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