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归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20

归途

宋代  曾几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
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
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
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归途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归途翻译及注释

《归途》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景物和情感表达了游子归家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
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
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
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归途的场景。诗人用"归途似乌鹊"来比喻归途的行程,乌鹊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暗示着归途的路途迅速而自由。诗人说自己像乌鹊一样,得到一棵树作为栖息之处,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通过细腻的描写增添了归途的真实感。诗人在客栈的一寸烛光下,听到了村舍里鸡鸣的声音,这些平凡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归途中的宁静和温暖。

诗的后两句"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则描绘了归途的环境。诗人所走的路途漫长,北风吹拂着,而太阳已经西沉,大地显得广阔而荒凉。这些景色的描绘凸显了游子离家很久的感觉,同时也衬托出归家的渴望。

最后两句"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在梦中成为了祠官,与家人团聚,而江干入马蹄则象征着归途的结束,即将回到家中。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和温暖的向往,以及对归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归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以及对归途中的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游子归家的喜悦和渴望,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归途拼音读音参考

guī tú
归途

guī tú shì wū què, dé shù qiě yī qī.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
yī cùn kè tíng zhú, shù shēng cūn shè jī.
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
lù cháng fēng zhèng běi, yě kuàng rì shěn xī.
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
mèng zuò cí guān qù, jiāng gān rù mǎ tí.
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相关内容11:

燕子楼

吴门行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含晖峰

梅雪堂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杨柳枝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
  • 小孤山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地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
  • 清明呈馆中诸公
    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
  • 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修修桐树林,下荫茶树低。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千业高一青,一业千......
  • 效孟郊体
    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野风吹空巢,波涛在......
  • 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