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诗诗意和翻译_魏晋诗人陆机
2025-07-18

魏晋  陆机  

物情竞纷纭。
至理自宜贯。
达观傥不融。
居然见真{赝贝=月}。

诗作者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诗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陆机所作,题为《诗》,出自魏晋时期。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内容表达了物事的繁杂纷纭,以及真理应当自然贯通的观念。诗人认为,真理是普适的,应该能够贯穿万物。只有达到达观的境地,才能够看清真相。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物事纷繁多样,
至理自然贯通。
达观心境无碍,
居然见到真相。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对于真理的理解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物事的繁杂多样,暗示了人们生活中的琐碎和纷乱。然而,他认为真理是普遍存在的,应该能够贯穿一切事物。只有心境达到达观的境地,才能够超脱物事的干扰,看清真相。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物事纷繁多样:诗人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描绘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错综复杂的局面。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喧嚣和纷乱。

2. 至理自然贯通:诗人认为真理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应当贯通于世间的一切。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们应当超越表象、把握本质的思考。

3. 达观心境无碍:诗人提出了达观的心境,即超脱于物事纷纷扰扰之外的心态。只有拥有达观的心境,人们才能够超越表面的繁杂,洞察事物的本质。

4. 居然见到真相:诗人通过达观的心境,能够看清真相。这里的真相可以理解为对于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诗人用"居然"来表达出他对于真相的惊讶和珍贵。

这首诗词通过对物事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达观心境的赞美。它启示人们要超越物事的琐碎,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获得真正的智慧和领悟。

诗拼音读音参考

shī

wù qíng jìng fēn yún.
物情竞纷纭。
zhì lǐ zì yí guàn.
至理自宜贯。
dá guān tǎng bù róng.
达观傥不融。
jū rán jiàn zhēn yàn bèi yuè.
居然见真{赝贝=月}。


相关内容11:

贼退示官吏

落花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巫山高

焰里寒冰结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梦江南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 何处难忘酒十首
    何处难忘酒,君王宴豫年。群谋安一统,无口议将然。闲暇开元後,优游大业前。此时无一盏,何以慰......
  • 忆秦娥 咏雪
    天幂幂。彤云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琼瑶碎剪,乘风飘泊。佳人应自嫌轻薄。乱将素影投帘幕。投帘幕......
  • 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
  • 句
    留客看花赋诗坐。...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独乐其身;一徇所欲,万方悲哀。于斯而喜,当云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