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建
2025-07-19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唐代  王建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翻译及注释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是唐代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爱仙无药住溪贫,
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
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
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
别来弓箭不离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从军之后的士兵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人王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军人在战乱时期的艰辛和忧愁。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战乱中的困苦境遇。他以"爱仙无药住溪贫"的形象,暗喻自己在战乱中失去了安乐的生活,生活贫困困顿。"脱却山衣事汉臣"一句,则表示他已经离开了山野的自由生活,成为了为国家而战的汉臣。

接着,诗人描绘了士兵夜晚的寂寥和岁月的流逝。"夜半听鸡梳白发"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鸡鸣,寓意着他夜晚仍然辛勤工作,白发已经梳理整齐,暗示着他年华的消逝和岁月的流转。

然后,诗人描绘了军人在清晨再度投身于红尘世界的场景。"天明走马入红尘"表达了诗人在黎明时分骑马投入到纷扰的尘世之中,再次踏上战场的壮烈。

之后,诗人描述了村童和野鹤的反应,突显了自己身份的变化和与世隔绝的远离。"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表达了当地的村童对战争的厌恶,不愿接近士兵,而野鹤则远离尘嚣,高飞避开凡俗之人,与士兵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劳动的敬意。"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劳动的尊重和坚持。"弓箭不离身"则暗示了战乱时期士兵们必须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从军之后士兵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士兵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对劳动的崇敬和对友情的思念。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诗情更加深远动人。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jūn hòu jì shān zhōng yǒu rén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ài xiān wú yào zhù xī pín, tuō què shān yī shì hàn chén.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yè bàn tīng jī shū bái fà,
夜半听鸡梳白发,
tiān míng zǒu mǎ rù hóng chén.
天明走马入红尘。
cūn tóng jìn qù xián xīng shí, yě hè gāo fēi bì sú rén.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láo dòng xiān shēng yuǎn xiāng shì, bié lái gōng jiàn bù lí shēn.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相关内容11: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送宫人入道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亭为衡镇蜀时构)

登古城

赠严四草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水精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 赠华州郑大夫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
  • 送宫人入道归山
    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
  • 酬赵侍御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蓬莱春雪晓犹残,点地成花绕百官。已傍祥鸾迷殿角,还穿瑞草入袍襕.无多白玉阶前湿,积渐青松叶上......
  • 南中
    天南多鸟声,州县半无城。野市依蛮姓,山村逐水名。瘴烟沙上起,阴火雨中生。独有求珠客,年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