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鄂王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叶绍翁
2025-07-19

题鄂王墓

宋代  叶绍翁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题鄂王墓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题鄂王墓翻译及注释

《题鄂王墓》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古知心只老天,
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
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
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
学取鸱夷理钓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鄂王(即叶知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叶知秋是叶绍翁的父亲,他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英勇事迹的赞赏和对他过早离世的遗憾之情。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叶知秋的墓为题材,通过对英雄逝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词的开篇两句“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表明了作者对逝去的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即使在万古长存的时间中,只有上天才能真正理解英雄的内心世界。作者既对英雄的离世感到遗憾,也对其英勇事迹感到敬佩。

接下来的两句“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英勇不屈的赞美。作者认为如果英雄能够再多活一段时间,就能够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入侵的敌人,他们又如何能够长久地统治一个国家呢?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叶知秋的墓和遗像,展现了英雄形象的庄严和壮丽。作者用“漠漠凝尘空偃月”来形容墓地,表达了岁月的沧桑和事物的凋零。而“堂堂遗像在凌烟”则展示了英雄形象的威严和永恒。

最后两句“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是作者对自己的反思和警示。他希望能够早日明白人生短暂,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他希望能够像叶知秋一样,学习鸱夷(古代钓鱼技巧)的智慧,将时间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对英雄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既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寄托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切关切。它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佩和对时光的珍惜,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题鄂王墓拼音读音参考

tí è wáng mù
题鄂王墓

wàn gǔ zhī xīn zhǐ lǎo tiān, yīng xióng kān hèn fù kān lián.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rú gōng gèng huǎn xū yú sǐ, cǐ lǔ ān néng bā shí nián.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mò mò níng chén kōng yǎn yuè, táng táng yí xiàng zài líng yān.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zǎo zhī mái gǔ xī hú lù, xué qǔ chī yí lǐ diào chuán.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相关内容11:

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

无题

钟山赓吴沉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石桥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粤因求瘼馀,倏想寻真域。放情恣披拂,杖策聊□□。□□□□□,□□□......
  •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人言雨杀风,雨急风未柔。独扶慈母丧,泪与河水流。河水有冬竭,泪泉长......
  • 千秋岁令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恨别离时太容易。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画堂深,银烛暗,重门......
  • 沁园春(别陈总帅)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昔日文君,千言成诵......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
  • 西江月(示彦忠)
    秋霁嫦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小山业桂吐清芬,犹带蟾宫风韵。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