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求邓叔珍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20

求邓叔珍画

宋代  徐照  

画要天机到,常人学不成。
胸中无世事,笔下有诗情。
断岸孤村接,高林远岫平。
不能求片幅,空自识先生。

求邓叔珍画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求邓叔珍画翻译及注释

《求邓叔珍画》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邓叔珍画作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

中文译文:
寻求邓叔珍的画作,
需要天赋的天机,
常人无法学成。
内心空灵无世俗之事,
笔下却有浓郁的诗意。
画中断岸的孤村相连,
高耸的林木和远处的岭山平和相融。
我不能索求一幅画作,
却自能感悟先生的艺术境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邓叔珍画作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提到,要欣赏和理解邓叔珍的画作,需要具备非凡的天赋和天机,寻常人难以达到。这表明邓叔珍的画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蕴含了艺术家独特的灵性和悟性。

诗词的下阕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内心境界。他的内心空灵纯净,不受世俗的扰乱,没有被俗世琐事所累,而是充满了诗意和艺术的情感。这种内心的自由和超脱使得他能够在笔下表达出深沉的诗情。

接下来的描写着邓叔珍画作的景象,通过画中的断岸孤村、高耸的林木和远处的岭山,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景象的描绘展示了邓叔珍画作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山水画作中的宁静与悠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邓叔珍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认同。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索求一幅邓叔珍的画作,但他通过欣赏邓叔珍的作品,从中领悟到了先生的艺术境界。这表明诗人对邓叔珍的画作产生了共鸣,认同了邓叔珍独特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对邓叔珍画作的追求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诗人内心境界和邓叔珍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向往、赞美和认同,展示了艺术与心灵的交融。

求邓叔珍画拼音读音参考

qiú dèng shū zhēn huà
求邓叔珍画

huà yào tiān jī dào, cháng rén xué bù chéng.
画要天机到,常人学不成。
xiōng zhōng wú shì shì, bǐ xià yǒu shī qíng.
胸中无世事,笔下有诗情。
duàn àn gū cūn jiē, gāo lín yuǎn xiù píng.
断岸孤村接,高林远岫平。
bù néng qiú piàn fú, kōng zì shí xiān shēng.
不能求片幅,空自识先生。


相关内容11:

题怀素台

桃花岭

韩圣问挽诗

题桃源图

安宣抚生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永州寄翁灵舒
    古郡百蛮边,苍梧九点烟。去家疑万里,归计在明年。风顺眠听角,楼高望见船。筠州当半道,长得秀......
  •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书索诗
    鏦金伐鼓催行丹,拦街祖帐云如稠。祥刑使者入奏事,诏书趣发不可留。居人争门挽衣住,行人十步九......
  • 郭孺人挽诗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雷殷饥肠旋斂蛰,春温好语解......
  • 赠朱道士
    新营一间屋,种柳是前春。此地已逃俗,何时可卜邻。吟诗能愈疾,得酒自忘贫。九十头雪雪,多应笑......
  • 同赵紫芝宿翁灵舒所居
    不期欣会面,如即失炎蒸。废寝看迟月,同吟忆远僧,过旬河复见,无雨露多凝。得句争书写,蛾飞扑......
  •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
    雪皎花明夜不迷,借光何假更然脐。咏吟自我形长短,斟唱从渠付浅低。谁识摽梅诗什赋,绝胜红叶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