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

宋代  苏辙  

雨细风斜欲暝时,淩波一叶去安归。
遥知夜宿蛟人室,浪卷波分不著衣。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翻译及注释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细风斜欲暝时,
淩波一叶去安归。
遥知夜宿蛟人室,
浪卷波分不著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塞风雨的景象。雨细风斜,天色将暝,一片孤叶在波浪中漂去,寻找它的归宿。远方的蛟人居住的地方被作者所知,而浪涛翻卷,波浪分不清楚他是否穿着衣服。

赏析:
苏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西塞风雨的情景,通过描写雨细风斜的时刻,表现了景物的朦胧之感。淩波一叶的形象象征着人在世间的漂泊与无依,也传递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绪和对未来归宿的渴望。诗中的蛟人室是指远方的居所,那里居住着遥远而神秘的人物。浪卷波分不著衣则展现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有限,对蛟人的生活状态只能凭感觉而知。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离人羁旅的画卷,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归宿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示了苏辙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tí huà juàn sì shǒu qí sì xī sāi fēng yǔ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四西塞风雨

yǔ xì fēng xié yù míng shí, líng bō yī yè qù ān guī.
雨细风斜欲暝时,淩波一叶去安归。
yáo zhī yè sù jiāo rén shì, làng juǎn bō fēn bù zhe yī.
遥知夜宿蛟人室,浪卷波分不著衣。


相关内容11:

谢张安道惠马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赠三局能师二绝

大雪三绝句

东西京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范蜀公挽词三首
    赋传长啸久,书奏鎛钟新。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欲取褒雄比,终非骨......
  •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乐天得法老凝师,後院犹存杨柳枝。春尽絮飞余一念,我今无累日无思。...
  •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
    东坡自作苍苍石,留趣松待伯时。只有两人嫌未足,更收前世杜陵诗。...
  • 自陈适齐戏题
    庠斋三岁最无功,羞愧宣王禄万钟。犹欲谈经谁复信,相招执龠便须従。陈风清净眠真足,齐俗强梁懒......
  • 落叶满长安分题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名园失绿暗,清渭泛......
  • 葺居五首
    南堂初一家,隔绝岁月久。开墙北风入,爽气通户牖。栋梁未摧折,斤斧聊结构。非言事轮奂,粗反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