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亿
2025-07-19

宋代  杨亿  

独自凭阑干,衣襟生暮寒。

句作者简介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句翻译及注释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自倚着栏杆,
衣襟生起夜晚的寒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站在栏杆旁边的情景,他的衣襟因夜晚的寒冷而起了皱褶。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暗示了人在夜晚时容易感到冷清和无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先,诗中的"独自"表明了诗人身处孤独的状态,没有伴侣或同伴。"凭阑干"则意味着他靠在栏杆上,目光游离,思绪回荡。这种姿态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孤独感。

其次,诗中提到的"衣襟生暮寒"传递了一种冷凄的氛围。"衣襟"是诗人身上的衣服前襟,"生暮寒"则暗示夜晚的寒冷逐渐加深,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这种形象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部环境的寒冷相结合,给人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寥寥数语刻画出了一个人在夜晚中的孤独与寂寞。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宋代的诗词中较为常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空间,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句拼音读音参考


dú zì píng lán gān, yī jīn shēng mù hán.
独自凭阑干,衣襟生暮寒。


相关内容11: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怀宗人仲容

后苑赏花应製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谢乔职方惠书
    珍重君郎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便迥岂易逢归雁,频看应难长蠹鱼。先寄路经千里外,后批情更万......
  • 江上早起
    朝看江上枯崖山,惟悴荒榛赤如赭。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
  • 送寿师新加命服后归蜀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
    虽喜乘骢到水村,却愁诗敌势难亲。平生未竖降旗客,临老将为弃甲人。豸角勇抚心害物,鸡皮怯有汗......
  •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
    使君悮访乐郊民,顾我何由得暂亲。茜旆动驱千百骑,茅亭才著两三人。旋烧陆羽烹茶鼎,忙换陶潜漉......
  • 寄赠洛下达三藏
    曾携钵锡到灵山,古寺归来洛水边。新译经文传北阙,旧游诗句在西天。炉中香想诸方施,笼里灯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