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雒城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6

雒城作

唐代  罗隐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
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
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雒城作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雒城作翻译及注释

《雒城作》,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往事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卤旌旗出洛滨,
此中烟月已埃尘。
更无楼阁寻行处,
只有山川识野人。
早得铸金夸范蠡,
旋闻垂钓哭平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
回首空城百草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雒城为背景,描绘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诗的开头,以大卤旌旗出洛滨为导入,暗示着这座城市壮丽繁荣的往事。而后的烟月埃尘,以及无楼阁可寻的情景,表现出城市已然荒凉,世事变迁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以山川识野人来描绘当前雒城的景象,暗示着曾经繁荣的城市如今只留下了山川和一些乡野之人。

后两句以早得铸金夸范蠡和旋闻垂钓哭平津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范蠡和平津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辉煌过去的追忆。

最后一句回首空城百草春则表达了诗人的愁思之情,雒城虽然荒凉,但百草依然繁盛,暗示着岁月更迭中自然界的恢复力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同时也通过雒城的破败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更替和世事变换的无情。

雒城作拼音读音参考

luò chéng zuò
雒城作

dà lǔ jīng qí chū luò bīn, cǐ zhōng yān yuè yǐ āi chén.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
gèng wú lóu gé xún xíng chǔ,
更无楼阁寻行处,
zhǐ yǒu shān chuān shí yě rén.
只有山川识野人。
zǎo dé zhù jīn kuā fàn lǐ, xuán wén chuí diào kū píng jīn.
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
jiù yóu nán de shí nán yù, huí shǒu kōng chéng bǎi cǎo chūn.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相关内容11: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吴王古宫井二首

新安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鹦鹉咏
    玉槛瑶轩任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便向郄堂夸饮啄,还应祢笔发......
  • 柳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 宫中二首
    芳草长含玉辇尘,君王游幸此中频。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虽然自小属梨园,不识先皇玉......
  • 西京道德里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唯愿酒......
  • 吊贾岛
    一一玄微缥缈成,尽吟方便爽神情。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海底也应搜得净,月轮常被玩......
  • 寄西华黄炼师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羽客昔时留筱簜,故人今又种烟霞。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