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花港观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7-16

花港观鱼

宋代  王镃  

桃花落尽杏花嫣,碧港红沉水底天。
山雨忽晴风亦退,钓鱼人在小湖船。

花港观鱼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花港观鱼翻译及注释

《花港观鱼》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花港中的鱼儿为主题,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出现了桃花和杏花的景象,桃花已经凋谢,而杏花却妖娆吸引人眼球。碧港的水面上,红色的余晖在沉默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接着,山上的雨停了,风也渐渐消退,天空重新晴朗起来。这种突然的变化,使得整个环境焕然一新,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

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钓鱼的人坐在小湖船上。这位钓鱼人静静地坐在湖中,享受着宁静和安逸。这种情景给人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具有浓厚的诗意,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如下:

桃花凋谢,杏花妖娆,花港中的美景尽收眼底,
碧港水面上,红霞沉浸,宛如水下的一片天空。
山雨停歇,烟云散尽,和风轻拂,天空重现晴朗。
钓鱼人坐小船,湖中垂钓,静享宁静和安逸。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和宁静的向往。桃花凋落和杏花妖娆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幻。碧港红沉的景象给人以和谐宁静的感觉,山雨过后的晴朗天空象征着希望和明朗。最后描绘出的钓鱼人在湖中静静垂钓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变幻,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花港观鱼拼音读音参考

huā gǎng guān yú
花港观鱼

táo huā luò jǐn xìng huā yān, bì gǎng hóng chén shuǐ dǐ tiān.
桃花落尽杏花嫣,碧港红沉水底天。
shān yǔ hū qíng fēng yì tuì, diào yú rén zài xiǎo hú chuán.
山雨忽晴风亦退,钓鱼人在小湖船。


相关内容11:

宿妙果寺赠洪上人

和赵寺丞札鹤吟

西际

次胡潜父先辈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蔡琰归汉图
    文姬别胡地,一骑轻南驰。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傍鞭屡回首,重会知......
  • 赠泰霞真士祈雨之验
    火旗焰焰烧刊垠,蒺藜满道风扬尘。槁苗无花不作谷,老农扶杖田头哭。哭声不为填沟渠,室罄何以供......
  • 初夏
    杜鹃啼老万山红,天气于春便不同。半壁蕉云收暑雨,一帘絮雪扑晴风。燕巢子出雕梁暖,蚕茧蛾生翠......
  • 薛德之之江东简熊西玉诸公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解后如相问,凭君道......
  • 游仙词三十三首
    修成功行满三千,或在人间或在天。留下九还丹一粒,城南老树得升仙。...
  •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逝水不返流,孤云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