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遣怀(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吴志淳
2025-07-20

春日遣怀(二首)

明代  吴志淳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
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
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
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春日遣怀(二首)翻译及注释

《春日遣怀(二首)》是明代吴志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望山河皆一统,明君文德如唐尧。
幽燕地宽战争息,吴楚春深雨露多。
中古衣冠保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
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明代朝政的赞美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山河一统、明君文德与唐尧相当、战争停止、春天的丰富雨露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和君主高尚德行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触及到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如旧时的衣冠制度仍然存在,但南方的律令却有了新的规定。诗人还批评了腐败的儒家学者,他们在茅檐下敲打着土壤,企图为圣朝谱写赞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明代朝政的赞美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诗中使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使诗词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其中,“四望山河皆一统”一句表达了国家统一的愿景,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明君文德如唐尧”一句则赞美了明朝皇帝的才德,将其与古代传说中的贤君唐尧相提并论,显示了对君主的崇敬之情。诗中还通过“幽燕地宽战争息”和“吴楚春深雨露多”等描写,表达了春天的丰收和和平的景象,寓意着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诗中还涉及到社会变革的议题,如“中古衣冠保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暗示着传统制度的延续与新规定的出现,展现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两句“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则对腐败的儒家学者进行了讽刺,指责他们虽然在为朝廷赞美而努力,但却只停留在空洞的言辞之中,没有真正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明代朝政的称赞,又对社会变革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批评,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春日遣怀(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qiǎn huái èr shǒu
春日遣怀(二首)

sì gù shān hé guī yī tǒng, míng jūn wén dé shì táng yáo.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
yōu yàn dì kuò gān gē xī, wú chǔ chūn shēn yǔ lù ráo.
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
zhōng gǔ yì guān cún jiù zhì, nán lái lǜ lìng yǒu xīn tiáo.
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
fǔ rú jī rǎng máo yán xià, wèi nǐ ōu gē dá shèng cháo.
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相关内容11:

杂兴次罗赞善韵四首

闲居

寄冲彻堂(二首)

贫士行

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禅窝(师子林十二咏)
    阴壑寒犹掞,空山响已沉。白云无路入,禅向定中深。...
  • 十五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
  • 狮子林竹下偶咏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 飞絮篇
    江城三月艳阳时,杨花如絮飞参差。悠悠宛转知谁系,历乱轻盈不自持。可怜朝散铜池里,可怜暮落章......
  • 题刘阮天台图
    白云苍霭迷行路,水复山重不知处。行过涧谷有人家,忽见东风万桃树。芳香艳态娱青春,花间得遇娉......
  • 寄章廷纶画史
    丹阳郭里谁怜汝,涕水亭边最忆君。此日谢安团扇上,无人为画敬亭云。...